田七呆坐在屋裏歎氣,小兒子和小女兒都快嚇哭了。快夜半的時候,院裏來了一個陌生的年輕女子,抱著個孩子,正是田七的大女兒,已經睡著了。
女子說,她是安徽人,家鄉遭了水災,逃荒到此地,路過蕎麥地時發現了他的小女兒。她說,這孩子是餓杯了,吃了好多生蕎麥,我用土法給她治了。
女子從身上拿出個布袋子,說我這裏還有點米,煮點米湯給她喝。
一會兒,一鍋熱騰騰的米湯就煮好了,大女兒喝了米湯,果然精神起來。
女子說,大哥,看著這幾個孩子真可憐,你怎麼不為他們再找個媽呀。
田七歎了口氣說,我這麼窮,有誰願嫁我呢?再說,我擔心娶了個後媽,孩子們會受氣呀。
女子說,我自小死了爹娘,是哥哥把我帶大,可哥哥娶了嫂子後,我常遭嫂子的白眼,也不想回那個家了。如不嫌棄,我願意跟你過日子,照顧幾個孩子。
田七細看她,端莊大方,貌相和善,真是個難得的好女子。就說,隻要不嫌我窮,你就留下吧。
女子就此留了下來,村裏人都稱她田七嫂。
田七嫂很勤快,每天早早起來,把一家人的髒衣服都洗了,家裏家外收拾得幹幹淨淨的。對幾個孩子照料得細致入微,孩子們都很喜歡她。沒有因為是後娘有什麼隔閡。
田七嫂還會刺繡。她繡的東西針腳細密,栩栩如生。花鳥蟲魚,繡什麼像什麼。
她讓田七把繡品拿到集市上去買,準能買個好價錢,一家人的日用花銷就都有了,幾個孩子再也不穿得破破爛爛和忍饑受餓了。
田七常對兒女們說,她雖然不是你們的親媽,但比親媽還親,你們一定要好好孝順她。
田七嫂性格靦腆,平時很少和村裏人來往,見到大家隻是笑笑,也不多話。
村裏有個張禿子,很好事,嫉妒田七娶了這麼好的一個媳婦。他常窺覷田七嫂的言行,久之,發現田七嫂有異於常人。有一次田七嫂刺繡時不小心刺破了手指,一滴血沾在了繡布上。張禿子就把這塊繡布偷去了,一看,不像是人血。他去找一個道士,道士一聞血跡,說可能是個妖孽。張禿子就把道士請進村來。恰好田七去集市賣繡品了,道士使了法術,畫了一道符,使田七嫂現了原形,果然是個母狐!
道士捉住母狐,用繩子緊捆了,讓眾人抱了柴禾來,說用大火把它焚燒了,就還不了形了。
母狐被拋進了柴禾堆中,驚恐地顫抖著,一雙眼睛哀憐地望著眾人。田七的三個兒女也在人群中,都嚇得不敢抬頭看。
道士點著了一個火把,向柴禾堆扔去,火苗呼啦竄了起來。
火越燒越大,道士口中念念有詞。
正在這時,田七從集市回來,聞聽此事,迅疾趕來,分開眾人,一把推開道士,飛身到火中,搶出了母狐,母狐的皮毛上冒著煙,他衝出人群,大步狂奔,身上的衣服都燒著了,似一個火人。
進了院門,田七即刻往母狐身上澆了一盆水,然後用幹布把水揩淨,兌了鹽水為母狐擦洗傷口。
兒女們都問,知道它是個狐狸,為何還要拚死救它回來?
田七說:“休得胡說,怎麼說,她也是有恩於你們的母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