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黃時77(1 / 3)

雅識齋主

曾元蒼的父親是個小商人,在揚州柳巷開了個小店鋪,經營些蠟燭、胰子、馬桶、拖把之類的日雜用品。曾元蒼隻讀兩年私塾就被父親叫到店裏幫忙了---父親想把他培養得精明些,將來把店麵盤大,也算一份家業。

誰知後來曾元蒼卻另起爐灶,在東關街一開了個鑒定古玩字畫的店,自題匾額“雅識齋”。

父親想不通,認為兒子是找西北風喝。不料曾元蒼卻把店開得紅紅火火,門庭若市,連廣東浙江一帶的古董商都慕名而來。上海灘大名鼎鼎的杜月笙也曾專程來揚州,請曾元蒼鑒定人家送他的唐宮珍寶“九牛鼎”。福特轎車停在雅識齋前,引得行人駐足觀望。

曾元蒼識字不多,又沒出去闖蕩過江湖,緣何精於古董,沒人說得清。否則他也不算奇人了。若不是匪首陳木豐,曾元蒼日後當成為一個頗有資曆的古玩鑒賞家。

那時候陳木豐常在夜晚悄悄去雅識齋找曾元蒼。一個土匪找他幹什麼呢?原來陳木豐除愛錢之外,對古玩也感興趣。

土匪愛古玩,就比他人容易得多了——首先是偷,偷不來就搶,搶不來就敲!

每弄到一件古玩,陳木豐就來找曾元蒼鑒定,也帶幾分炫耀之意。

一次陳木豐盜得一幅古畫《濯足圖》,題款為東晉名家顧愷之所作,不少行家都認定是魏晉真跡。最後,阿木豐又將畫帶到雅識齋。

曾元蒼展軸視之,但見遠山疊嶂,山澗流水潺潺,有二美女坐於石上,撩水濯足。他說:“此圖多用墨錢勾勒,著色不多,亦無鈐印,合魏晉款識。畫風亦極似顧愷之。不過,乃偽作。”

陳木豐問:“何以見得?”

曾元蒼說:“此畫的破綻就在女子的腳上。”

陳木豐睜圓眼睛盯著畫看了半天,仍未琢磨出什麼名堂,就問曾元蒼:“腳上有何破綻?”

曾元蒼說:“細觀蓮花小腳,乃纏足所為。女子纏足始於五代末,至隋唐才漸成風氣,魏晉尚無此習,此畫自然是贗品了。”

陳木豐被曾元蒼一番話說得五體投地,忙扔過來一支“紅錫包”香煙,還為曾元蒼點上火。

從此,陳木豐更加佩服曾元蒼了,常來雅識齋,向曾元蒼討教古玩知識。

阿木豐聽說本城才子白雲山家藏有一幅明代文征明的《蕉石鳴琴圖》,偷盜未成,便將白雲山綁票了,令白雲山家人帶畫贖人。

曾元蒼找到陳木豐說:“你如此大動幹戈,真是不值得。白雲山所藏的那幅畫是贗品。”陳木豐問:“你怎麼知道?”曾元蒼說:“他找我鑒定過。”陳木豐說:“既是假的,他家人怎麼不拿畫贖票?”曾元蒼說:“就因為是假的,他家人怕你識別,說他們用假畫騙你,你動怒殺了白雲山。”

結果,陳木豐沒要那幅畫,將白雲山放了。

一天晚上,曾元蒼在睡夢中被一陣敲門聲驚醒。開門一看,卻不認識。

沒等曾元蒼開口,來人已“撲通”跪下:“求先生救命!”曾元蒼大為惶惑,忙扶起來人:“請起,請起,有話慢慢說。”來人這才爬起,告訴曾元蒼,他姓諶名遜銘,住揚州東門外。他家有一明代祖傳蛐蛐罐,到他手上,已是第21代了。因是祖傳之物,諶家世代倍愛,不管人出多少錢都未賣出。陳木豐幾次偷盜未成,便將諶遜銘已有身孕6個月的夫人綁票了。綁架有身孕的婦女是土匪最狠毒的一招,叫“雙票”,如被綁票家人不按要求贖票,就要“切瓢”(剖腹殺死母子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