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奇特聯想法。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容易遺忘,而奇特的事物就容易記住。世界上有很多事物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如果用奇特的超乎尋常的聯想就能容易地記住。
例如,氣球、天空、導彈、蘋果、小狗、閃電、街道、柳樹等8個詞,你可以發揮自己的奇特想法,把它們串連起來:我被氣球吊上天空,騎在一顆飛來的導彈上,導彈射出一個蘋果,掉在小狗頭上,小狗受驚後像一道閃電似的奔跑,竄過街道,撞在柳樹上,死了。這樣你就能容易地把這8個詞按順序記住了。
(3)比喻法。比喻法可以使平淡的事物變得生動,從而有助於記憶。在《水滸傳》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段中,作者一連串用了好幾個生動的比喻,描寫“鎮關西”被打得頭破血流的情景,說他身上像是:“開了個醬油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也似開了個彩錦鋪的,紅的黑的絳的,都滾將出來”、“卻似做一個全堂水陸道場,磬兒鈸兒鐃兒一齊響”這種新奇的比喻使人耳目一新,過目不忘。
3.天高任鳥飛:發展思維力
思維活躍、思路明晰、富於創意的人無疑具有較高的魅力。思維力是智力的核心。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是建築在思維基礎上的。恩格斯把“思維著的心”譽為“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提高思維力是提高魅商不可或缺的條件。
思維力如此重要,那麼如何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呢?下麵談幾點看法:
(1)明確目的
思維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不能含含糊糊,否則思維就會無的放矢,變為胡思亂想,這是要不得的。因為,任何一個思維活動都是遵循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原則。要解決問題就要確定解決這個問題的目的。思維就要圍繞這個目的展開。平時可以養成這個習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始終很清晰地知道要解決的是什麼具體問題,自己的一切解題思維都要圍繞著這個所需回答的問題。
(2)做好準備
目的明確以後,要注意收集有關資料,學習有關資料,這一步對促進思維取得成效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在做作業前應先將有關作業的知識複習一遍,做到先複習後做作業。這樣做,看起來好像比直接做作業慢了些,實際上不是慢而是快,這就好比“磨刀不誤砍柴工”。
(3)安排順序
有順序地思維十分重要,它使思維少走彎路。其一般做法是:首先分析問題,排出主次關係;其次分析材料,把握可利用的內容;再次解決問題。最後再進行檢驗。平時同學們做作業,特別是做數、理、化的應用題或難題均可以遵循這種方法。
(4)遵循規律
思維與其他客觀事物一樣,是有規律的。分析和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也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分析過程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也是動腦思考、深刻理解的過程。綜合是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過程,也是揭示事物本質規律的過程。
(5)加強訓練
(1)發散性思維力訓練。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提出的。它是“從給定的信息中產生信息,其著重點是從同一的來源中產生出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輸出。”這就是舉一反三,靈活多變的意思。平時我們解數學題可自覺地運用多種方法去解一道題,這就是一題多解的方法。
(2)敏捷性思維訓練。這種訓練可提高思維的速度。學生平時做作業,在準確解題的基礎上,要加快解題速度。如做數學題就要利用速算法加快計算速度;對一些常用數字的平方要背得滾瓜爛熟,以利提高解題速度。
(3)創造性思維訓練。不要滿足於已有知識的掌握,要善於突破,敢於突破舊的陳式、舊的框框。如伽利略突破了亞裏士多德關於“兩個不同重量的物體,同時下落時,重的物體先著地”的錯誤結論。創造性的思維方法不少,其中逆向思維就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好方法。對有些問題、命題、結論,有時可故意反過來想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意。
4.矚目的發明者:創造力培養
勇於創新的人是勇士,是智者,是引人注目的人。創造是指人們在實踐中,運用自己的智慧,發現新事物,研究新問題,解決新矛盾,開辟新道路,從而產生精神或物質的成果,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活動過程。
創造的特點是創新,是推陳出新,是對一種舊傳統思想的突破。人類社會的發展曆史,從頭到尾赫然寫著“創造”兩個大字!我們不妨設想一下,人類從祖先開始就一直不敢創造,那麼我們現在還隻能住在天然的山洞裏,過著披獸皮、吃野果的原始生活。
縱觀人類發明創造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1)核查表法
核查表法是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圍繞需要創造發明的對象,列出有關問題,然後逐一核查對照,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設想。這種方法幾乎適用於任何類型的創造發明活動。因此,人們賦予它“創造技法之母”的美稱。創造學家奧斯本提出的核查表法,簡易且適用範圍廣,深受人們的歡迎。核查表法主要從下麵幾方麵進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