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票員小王很有對付這類問題的經驗。她知道對這些人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而用話頭點撥激發他們自尊自愛的心理是最有效的辦法。於是,她以誠懇的態度,小聲對他們說:“你們自己看看,這副腔調給人的印象多不好!其實,我知道你們這些人並不壞。你們都長這麼大了,又不是孩子,總懂得愛惜自己的名譽吧?乘車買票,五角一塊是小事情,名譽搞壞了,你用鈔票也買不回來。現在,你們不買票,還要強詞奪理,這多不好!我就不相信你們出門連買票的錢也沒有。今天,你們要是不買票,車上這麼多乘客都認識你們的麵孔了,多不好意思!”
售票員靈巧地運用自己的魅商使得幾個小青年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他們相視一笑,帶著幾分感激,對售票員笑了笑,順從地掏錢買了車票。
售票員正是因為有較高魅商,所以能遊刃有餘地處理與乘客的關係。同樣,在商店有一位較高魅商的營業員也是很容易與顧客處理好關係的。
某商店一位優秀營業員,一次接待一位女顧客,女顧客挑得相當仔細,足足用了幾十分鍾還沒有挑完。當這位營業員去接待別人時,這個婦女把臉一沉,大聲指責道“你這是什麼服務態度?你沒看見我先來,他們後來嗎?為什麼扔下我不管了?”
如果遇上愣頭青,早把她頂回去。然而,這位營業員走過來和顏悅色地說“請您原諒,我們店生意忙,對您服務不周到,讓您久等了。我服務態度不好,歡迎您多提寶貴意見。”
這話說得女顧客也不好意思了,她麵呈愧色,連聲道歉“我的話說得不好聽,也請你原諒。”
這位營業員以“和氣”對“火氣”,表麵上“似水柔情”,實際上卻“力勝千鈞”。因為“火氣”麵對“和氣”,就失掉了發火的理由和動力,自然會降溫熄火了。這就是魅商的作用。
2.時時有共鳴
人與人之間存在的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的相似因素很多,有的是明顯的,有的是隱蔽的。富有魅商的人往往能留心對方的舉止言談,而發現一些相似的因素,來作為交談的共同話題的突破口,從而打開話匣子,產生共鳴。
唐代詩人白居易身為江州司馬,與地位低下的琵琶女邂逅相逢,也能很快地傾心交談,並為之揮淚,灑濕青衫,就是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魅商極高的白居易善於發現這樣的相似之處而寫出了膾炙人口的琵琶行。
有一次,著名相聲演員薑昆到湖北十堰市演出,幾家新聞單位的記者紛紛前來采訪,不料,薑昆一一婉言謝絕,這使記者們十分失望。但是,有一個愛好相聲的女記者卻再次叩響了薑昆的房門,說“薑昆先生,我是一個相聲迷,我對您的演出有些意見……”薑昆一聽是為自己的節目提意見來的,便十分熱情地接待了她。這位女記者正是用她和對方對相聲的愛好及共有的興趣做文章,巧妙地打開了薑昆的“話匣子”,順利完成了采訪任務。
此外,一個富有魅商的人,還能根據地域相似、職業相似、年齡相似、處境相似等直接相似因素,以及對方與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鄰居等有聯係的間接相似因素,溝通情感、找到共同話題的橋梁。一位記者曾講述過自己采訪的一段經曆:他去某地農村采訪,住在一個老大娘家,進門打過招呼,便說:聽口音大娘是山東人,好像是魯中南的吧?”大娘說“是呀,老家是山東陽穀。”他接著說“我當兵時,我們連隊山東人可多啦,連長、排長、班長都是山東人,山東老鄉對國家的貢獻大。”這番話引起了老大娘對往事的回憶,她對記者講起了過去的事情,記者從她那裏聽到了不少有用的材料,意外收獲頗大。這就是通過間接相似點--首長、戰友和大娘都是山東人,從而與大娘有了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如此這般展示魅商,果真使大娘產生了感情共鳴。
3.說“不”也含笑
人際交往中,做人做事都要講求原則,不符合原則的事堅決不能辦。如果某人向你提出要求,是不符合原則的,當然不能辦,這就叫堅持原則。富有魅商的人,在拒絕的同時要講究說話方式方法的靈活性,根據人際關係的類型和特點,根據語言交往的內容、場合和時間等的不同,來采取靈活的策略,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一。從而維持一種和諧的人際。
美國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在就任總統之前,曾在海軍部擔任要職。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聽海軍在加勒比海一個小島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羅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壓低聲音問道“你能保密嗎?”“當然能”。“那麼”,羅斯福微笑地看著他,“我也能”。他的朋友明白了羅斯福的意思,不再打聽了。
弗蘭克林·羅斯福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拒絕,其語言具有輕鬆幽默的情趣,表現了羅斯福的高超藝術,在朋友麵前既堅持了不能泄露的原則立場,又沒有使朋友陷入難堪,取得了極好的效果。以至於在羅斯福死後多年,這位朋友還能愉快地談及這段總統軼事。相反,如果羅斯福表情嚴肅、義正辭嚴地加以拒絕,甚至心懷疑慮,認真盤問對方為什麼打聽這個、有什麼目的、受誰指使,豈不是小題大作,有煞風景,其結果必然是兩人之間的友情出現裂痕甚至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