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記憶力影響孩子一生(1 / 2)

沒有哪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記憶力,因為記憶力對孩子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生活中常聽家長們說起,某某孩子記憶力如何如何的好,某某孩子卻前看後忘、急壞了人。可見,怎樣挖掘孩子的記憶潛能,從而有目的、有計劃地發展其記憶力,值得家長給予足夠的重視。

蘇聯的一家雜誌曾說:“如果我們能迫使我們的大腦達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我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學會40種語言,將一本蘇聯大百科全書背得滾瓜爛熟,還能夠學完數十所大學的課程。”事實上,一個人的記憶潛力的確是非常大的。據美國科學家研究,如果一個人始終好學不倦,他的大腦所能儲存的各種知識,將相當於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書量的50倍。而美國國會的藏書有1000多萬冊。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的大腦能夠裝下多少知識呀!這是一組已被驗證過的科學數據: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大的電腦記憶體容量是10億比特,即10後麵加12個零。然而,相比之下,人腦的記憶體容量更是不可思議——10後麵可加上8432個零,這簡直是天文數字。

其實,人腦就像是一個圖書館,一個人學習、記憶的東西都會保存在這個圖書館內。當他需要用的時候,就可以用。但是,如果圖書館的書庫中根本就沒有存進過這本書,又怎麼可能借給你呢?可見,記憶就是過去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一個人隻有先去記,才可能在腦海中再現。

世界記憶力冠軍佐治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創造者,他的記憶力非常強。1989年,他在打破吉尼斯紀錄後這樣說道:“我記了30副牌共1560張。那些牌在證人麵前洗了2小時。我用20小時看了那些牌並記住次序。我可以記錯8張,但我隻記錯了2張。我用了2小時43分鍾講了1560張牌的點數。於是,我創造了吉尼斯紀錄。”

佐治的這種超強記憶力是怎麼形成的呢?原來,有一次,佐治去聽一堂課時,發現自己老是記不住。於是,他就去圖書館找來一些可以幫助記憶力的書來看,從中總結出了記憶規律,再通過訓練,他才有了這麼好的記憶力。

很多這樣的事例表明,一個人記憶力如何,往往與其從小受到的記憶力訓練有著莫大的關聯。古希臘的西摩尼德斯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記憶法是雄辯家素養的本質部分。”奇克羅也著文記載過當時的法律家和雄辯家們都得到了記憶法的幫助,並在《雄辯家論》中敘述了他本人是如何應用記憶法的。由此可見,不斷的運用和挖掘你的大腦,掌握記憶方法,你將獲得無窮的記憶寶藏。同樣,麵對很多“記憶力差”的孩子,家長如果通過科學的訓練,也完全可以讓孩子擁有很好的記憶力。

艾思奇(1910年~1966年)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生活中,他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人,他讀書的時候,總是全身心沉浸在書籍當中,甚至完全不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