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工作習慣:不良習慣(3 / 3)

在他麵前的旅客是一個衣著鮮豔的婦女,頭上戴著一條頭巾,已被汗水濕透,她的臉上充滿了焦慮與不安。詢問處的先生傾斜著半身,以便能傾聽她的聲音。“是的,你要問什麼?”他把頭抬高,集中精神,透過厚鏡片看著這位婦人:“你要去哪裏?”

這時,有位穿著入時,一手提著皮箱,頭上戴著昂貴帽子的男子,試圖插話進來。但是,這位服務人員卻旁若無人,隻是繼續和這位婦人說話:“你要去哪裏?”“三藩市。”“三藩市是嗎?”他根本沒有看行車時刻表,就說:“那班車是在10分鍾之內,在第11號月台出車。你不用跑,時間還多得很。”“你說是11號月台嗎?”“是的,太太。”“11號?”“是的,11號。”

女人轉身離開,這位先生立刻將注意力移到下一位客人——戴帽子的那位先生身上。但是,沒過多久,那位太太又回頭來問一次月台號碼。“你剛才說的是11號月台?”這一次,這位服務人員已經集中精神在下一位旅客的身上,不再管這位頭上紮絲巾的太太了。

有人詢問那位服務人員:“能否告訴我,你是如何做到並保持冷靜的呢?”

那個人這樣回答:“我根本沒有和大眾打交道,我隻是單純地在接待一位旅客。忙完了一位,才換下一位。在一整天之中,我每次隻服務一位旅客。”

這位服務人員完全掌握了高效率的工作方法:一次隻解決一件事。許多人在工作中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而且效率低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們淩亂無序的工作習慣。他們總試圖讓自己具有高效率,而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

在從事一項工作的時候,不要因為受到幹擾或者疲倦而放下正在做的工作,轉身去做其他不相幹的事情,因為如果此項工作還沒有結束,就又開始另一項工作的話,你的辦公桌上就又要開始混亂了,隨後,你的大腦也要開始混亂了。你一定要力求把你手頭的工作做完以後再開始另外的工作,即使這項工作暫時遇到了阻礙,你也要盡力去做。

一項工作做完後,務必要把與這項工作相關的資料收拾整齊,並分門別類的把它們放到合適的位置,然後你應該核對一下剩下的工作,接著去進行第二項工作。

秩序應是工作的第一定律。但實際果真如此嗎?不見得。隻要我們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很多人的桌麵總是堆滿紙張,好幾個星期都不曾理會它。一位紐奧良的報紙發行人的工作方式雜亂無章,他的秘書有一天為他清理桌麵的時候,終於發現了那台失蹤兩年的打字機。

當你的辦公桌上亂七八糟地堆滿了待複信件、報告和備忘錄時,這足以導致慌亂、緊張和憂煩。更為嚴重的是,時常擔心“萬事待辦,卻無暇及”的人,不僅會感到緊張勞累,而且會引發高血壓、心髒病和胃潰瘍。

著名的精神病醫師威廉·沙勒提起他的一位病人,就是因為淩亂無序的工作習慣而差點精神崩潰,不過當他改變了這一不良習慣後,他奇跡般地康複了。

這位病人是波士頓一家大公司的客戶經理,第一次去見沙勒醫師的時候,整個人充滿了緊張、焦慮的情緒而悶悶不樂。他工作繁忙,並且知道自己狀態不佳,卻又不能停下來,他需要幫助。

“當這位病人向我陳述病況的時候,電話鈴響了,”沙勒醫師說道,“是醫院打來的。我絲毫沒有拖延,馬上做了決定。隻要能夠的話,我一向速戰速決,馬上解決問題。掛上電話不久,電話鈴又響了。又是緊急事件,頗費了我一番唇舌去解釋。接著,有位同事進來詢問我關於一位重病患者的種種事項。等我把一切忙完,我向這位病人道歉,讓他久候了。但這位病人精神愉悅,臉上流露出特殊的表情。”

“別道歉,醫師,”這位病人說道,“在這十分鍾裏,我似乎已經明白了自己哪些地方不對了。我要回去改變我的工作習慣……但是,在我臨走之前,我可不可以看看你的抽屜?”

沙勒醫師拉開桌子的抽屜,除了一些文具之外,並沒有其他東西。

“告訴我,你的待處理事項都放在什麼地方?”病人問。

“都處理了。”沙勒回答。

“那麼,待複信件呢?”

“都回複了。”沙勒告訴他,“不積壓信件是我的原則。我一收到信,便交代秘書處理。”

幾個星期後,這位客戶經理邀請沙勒醫師到他的辦公室參觀。他改變了——當然桌子也變了。他打開抽屜,裏麵沒有任何待辦文件。

“幾個星期以前,我有兩間辦公室,三張辦公桌,”這位經理說道,“到處堆滿了沒有處理完畢的東西。跟你談過之後,我回來清除掉了一貨車的報告和舊文件。現在我隻留下一張辦公桌,東西一來便處理妥當,不會再有堆積如山的待辦事件讓我緊張煩惱。最奇怪的是,我已不藥自愈,再不覺得身體有什麼毛病啦!”

我們可以說,雜亂無章的工作方式是一種惡習:你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堆滿了文件、資料,結果需要的東西找不著,不需要的東西一大堆,很多時間就白白浪費在查找丟失或一時找不著的東西上了。更糟的是,淩亂的東西會分散你的注意力,當你做著一件事時,眼睛不經意地掃過另一份文件,你馬上又會想起,那份文件也在等著處理,於是你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

如果你的辦公桌上經常是文件、物品堆積如山,你就有必要花一點時間來整理一下了,在這個時候花上少半天時間是很值得的。把你辦公桌上所有與正在做的工作無關的東西清理出來,把立即需要辦理的找出來,放在辦公桌的中央,其他的進行分類,分別放入檔案袋中或是抽屜裏,這樣做的目的是要提醒你,你現在應該做的是最要緊的工作。因為你一次隻能做一項工作,所以你要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這件工作上,不能讓其他的工作影響你。淩亂無序的工作習慣,會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然後直接影響到你的工作成績。所以我們必須順序合理地組織工作,這樣就可以輕鬆地結束每一天的工作,迎來明天新的開始。

7.精力要集中在自己的本行上

金英是位室內設計師,29歲開始創業,她的工作室就設在家裏。她說:“我從沒有想到自己會幹這一行,我曾夢想做個藝術家,但畫畫卻不能當飯吃。”由於她對建築的興趣與對家具擺設的獨到眼光和巧妙運用空間的能力,使得她相當受歡迎。但開始並不順利,開業的頭3年,她的顧客主要都是朋友,多半是30出頭的年輕夫妻,剛開始有點積蓄,買下公寓請她設計,而她所提出的裝潢風格與預算也都能符合他們的要求。

然而她發現,和這些顧客合作雖然很愉快,但卻不能讓她賺什麼大錢,她需要年紀大一點、錢多一點的顧客才行。

漸漸的,一傳十、十傳百,她的客戶越來越多,在這行做了10多年後,她漸漸發現,自己的藝術天賦逐步顯露出來,其中她最感興趣的,是裝潢所用的織品,“隻要用對了,整個房間就會變得很有味道,也會很雅致。”她覺得這種興趣並不脫離本行,研究一下也無妨。

不過,由於太過沉迷於織品設計,她反而忽略了室內設計的工作。如果金英在大公司工作,可能早就有人提醒她專注自己的本分了,然而她自己卻認為這件事隻是她工作範圍的延伸罷了。為了要深入了解這些織品的製造,她甚至親自到一些大的紡織廠去實地參觀考察。

兩三年後,她接下一家小廠給她的設計工作,主要設計的是秋季織品。雖然她仍在從事原來的室內設計工作,但她已經沒有多少心思放在室內設計上了。

但紡織品設計並不像她所想像的那麼簡單,她還得知道流行的趨勢、大眾的口味、市場的需要,以及合理的價格等等。雖然技工能製造出完全符合她設計的成品,但卻無法獲得消費者的喜愛。銷售經理反複地告訴她:“沒有人能把這種垃圾賣出去!”她和紡織廠老板,也因銷售問題大吵了起來。

更糟的是,她室內設計的工作也出了問題,幾個客戶找她的時候找不到,而她對這份工作的漠不關心,也使他們氣憤填膺,而原來她找的承包商又居然攜款而逃,令她大受打擊,還得自掏腰包,賠償顧客的損失。她的口碑越來越糟,一段時間後,再也沒有人請她做設計,她的工作室關閉了。

金英如果始終專注於自己的老本行——室內設計的話,那麼她可能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室內設計師,但由於不務正業,她的事業被她親手毀掉了。現實生活中,像這樣因不務正業而導致事業失敗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不務正業的習慣已經成了危害事業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位老師給她的學生講了一個故事:一隻狗追著老鼠進了森林,危急時刻,老鼠穿進了樹洞裏,樹洞隻有一個出口,狗就守在洞口。突然從樹洞裏鑽出了一隻兔子,兔子被狗嚇得躥上了樹,樹上正好有一窩鬆鼠,鬆鼠又被兔子嚇得亂竄,結果一不小心掉下了樹,把狗砸暈了。故事講完後,老師就說:“你們有什麼要問我的嗎?”學生就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有的說兔子不會爬樹,有的說鬆鼠那麼輕,怎麼能把狗砸暈呢……平靜下來之後,老師笑了,說:“同學們,有一個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沒有人問我呢?那隻老鼠哪兒去了?別忘了狗一開始就是為了追老鼠才進的森林呀!”

孩子們在麵對誘惑時,便忘記了初衷,不僅是孩子,很多大人也會犯類似的錯誤:他們在工作之初還能把握自己的目標,但當誘惑出現時,他們就開始分心了。這種習慣使得他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好手頭的工作,不是耽誤了時間,就是錯過了機會,結果很難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某大學的一位教授指出:“不能緊緊盯著自己追求的目標工作,也就無法專心致誌地做手頭的事,結果便大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影響了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時,不能同時想著另一件事,而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時此刻所發生的事上。要清除頭腦中那些分散注意力、產生壓力的想法,排除分散注意力的一些人和事情的幹擾使你的思維完全集中到當前的工作狀態。”

薑山是個很有才能的人,但卻總是無法成功。他大學時學的是經濟管理,畢業後在出版社做了幾年事後,他又跑出去自己創業,辦了個谘詢服務公司,為客戶做財務產品、銷售、存貨等項目的谘詢服務。他工作勤奮,總能提供給客戶有價值的建議,更難得的是,他還會主動地去發掘問題,讓客戶未雨綢繆。這樣一段時間以後,他的谘詢公司名氣漸漸響亮了起來,他的同學都說,薑山將會成為他們中的第一個大老板,薑山自己也頗為得意。然而,好景不長,一年後薑山的公司就解散了!原來薑山剛剛有了些閑錢,就迷上了影視製作,他以80萬元投資一部電視劇,當時朋友們都勸他:“谘詢服務剛起步,又做得很不錯,應該把精力都集中在這上麵,沒事投資什麼電視劇啊!這不是不務正業嗎?”但薑山卻什麼也聽不進去,最後電視劇拍得亂七八糟,錢卻全賠進去了,而他的谘詢公司也因員工集體辭職,失去信譽而解散了。

薑山在開始的時候,還雄心勃勃地要在谘詢業闖出一片天地,但他碰到更刺激的影視製作後,就偏離了自己的目標。不務正業的結果就是雞飛蛋打,一無所有。

不務正業的習慣,使一些人總是被閑事所糾纏,弄得筋疲力盡,心煩意亂,不能靜下心來做該做的事,很多人就是因為難以擺脫這個習慣,而一生碌碌無為。所以,我們必須警惕不務正業的習慣,它會拉開你與成功的距離。不務正業的習慣會使你被外界的幹擾所困惑,而難以自拔,白白浪費大好時光,到頭來空留遺憾。所以,我們如果找到了目標,就要盡力排除幹擾,像一個修道士一樣專注於自己的工作,直到達到目標為止,千萬不要讓不良習慣牽著我們的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