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細節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3 / 3)

(3)服飾要適合時間氣候。到什麼季節換什麼衣服,尤其是在正式場合,更需注意這點。也許你新買的是三重保暖襯衣,在寒冬季節穿上它,一點寒意也感覺不到。即使這樣,你在嚴肅的場合,也得穿上西服。反之,在初冬,你再感覺冷,也別穿著羽絨服、棉大衣去與重要的人見麵,你寧可在西服裏多穿一件毛衣。

遵守不同時段著裝的規則,這對女士尤其重要。男士出席各類活動有一套質地上乘的深色西裝或中山裝就足夠了,而女士的著裝則要隨一天時間的變化而變換。出席白天活動時,女士一般可著職業正裝,而出席晚5點到7點的雞尾酒會就須多加一些修飾,如換一雙高跟鞋,戴上有光澤的佩飾,圍一條漂亮的絲巾。出席晚7點以後的正式晚宴等,則應穿中國的傳統旗袍或西方的晚禮服。

(4)服飾要適合場合。服飾應該與環境協調,穿衣打扮要適合場合,你不能穿牛仔、襯衫去參加宴會。無論穿戴多麼亮麗,如果不考慮場合,也會被人恥笑。如果大家都穿便裝,你卻穿禮服就欠妥當。在正式的場合以及參加各種儀式時,要顧及傳統和習慣,順應各國一般的風俗。去教堂或寺廟等場所,不能穿過露或過短的服裝,而聽音樂會或看芭蕾舞,則應按當地習俗著正裝。國際上穿衣講究TPO,T是時間——Time,P是地點——Place,O是內容——Object。就是說穿衣打扮要注意場合,分清地點。從時間上說,白天服裝應素雅,晚上服裝則可豔麗。從地點上說,工作場所服裝要規範,非工作場所服裝可以隨便一些。從內容上說,喜慶活動服裝要歡樂一些,哀悼活動服裝要肅穆一些,深入基層服裝要輕便一些,隆重儀式服裝要正規一些。

與人初次交往,一定要注意避免一些不恰當的著裝。過分的時髦、暴露、正式、可愛都是錯誤的著裝觀念,應該特別注意。

6.舉止關乎成敗

一個人的行為舉止、風度儀表是展現一個人外在魅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優雅的行為舉止使人風度翩翩。即使最普通的人,隻要他們行為得體,舉止規範,都會使人肅然起敬。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與他自己的風度儀表相關聯,注意這些小節並使之規範化,會給生活增添無限的光彩。一般而言,良好的行為舉止總會使人感到愉悅暢快。

有些人認為,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外在儀表無關緊要。事實上並非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舉止是否優雅、言行是否得體,對於一件事情的成敗往往有直接影響。優雅的行為舉止能使社會交往更加輕鬆愉快,從而有利於事業的成功。

一個人自己的行為舉止與別人對他的尊敬息息相關,在管理支配他人時,它常常比內在的、實質性的品性這類東西具有更大的作用。熱情友好、彬彬有禮的言談舉止會使人通身舒暢。在這種友好的交往中,成功往往顯得非常順利。也就是說,親切友好的行為舉止有助於事業成功。與此相反,不良的行為舉止、粗魯庸俗的言語隻會使人頓生厭惡之感,這樣一來,什麼都做不成。第一印象特別重要,而一個人是否有禮貌、是否謙恭有禮往往對第一印象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友善的言行、得體的舉止、優雅的風度,這些都是走進他人心靈的通行證。無論老年人還是年輕人的心都是向舉止得體、彬彬有禮的人打開的。態度生硬、舉止粗魯的言行舉止隻會使人倍生厭惡之情、憎恨之感,因此這種人在生活中必定處處碰壁,處處令人生厭,失敗也就在所難免了。

所以,日常的行為舉止一定要注意。許多人的成功事業就是起源於他們所表現出的優於他人的良好修養。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4.75噸重的“東方1號”航天飛船進入太空邀遊了89分鍾,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他為什麼能夠從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

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航天飛船的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前,隻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下鞋子,隻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小的舉動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他感到這個27歲的青年既懂規矩,又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的飛船,於是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加加林通過一個不經意的細節,表現了他珍愛他人勞動成果的修養和素質,也使他成為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而與之相反的一個例子是:北京某外資企業招工,報酬豐厚,要求嚴格。一些高學曆的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幾乎就要如願以償了。最後一關是總經理麵試。到了麵試時間之後,總經理突然說:“我有點急事,請等我10分鍾。”總經理走後,躊躇滿誌的年輕人們圍住老板的大辦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來信,沒一人閑著。10分鍾後,總經理回來了,宣布說:“麵試已經結束,很遺憾,你們都沒有被錄取。”年輕人驚惑不已:“麵試還沒開始呢!”總經理說:“我不在期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麵試題目。隻可惜你們的成績都不理想。本公司不能錄取隨便翻閱領導人文件的人。”年輕人全傻了。

加加林脫鞋子的舉動,體現了他對別人勞動成果的尊重;而未經允許即翻看經理文件的年輕人,甚至缺乏基本的禮貌,更別提修養了。

舉止行為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在不經意間展示了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所以,它的表達有時更勝於言語,注重自己的舉止行為將更益於加強修養,為自己的事業奠基。

7.生活小節會害人

在一般人的觀念裏,似乎人有一技之長就可以橫行天下,所向無敵,可他們卻沒有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唐朝大詩人李白,才華橫溢,瀟灑倜儻,雖以一代詩仙著稱,卻一生仕途不濟。這除了與官場黑暗有關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不注意生活小節、驕傲放肆之故。李白酒醉讓高力士脫靴,作詩須貴妃研墨,這些雖然可以證明他的才華出眾,備受恩寵,但生活中如此不注意小節必會引起他人不滿,仕途當然難以通達。

我們每天都置身於不同的場合,作為社會一分子,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行為與場合和身份相稱。偶爾疏忽就會損害自己的形象,這個時候你不妨檢查一下自己有什麼細小的地方不妥當。

我們來看看你的行為,你是否當眾打嗬欠?在大庭廣眾中,你能忍住不打嗬欠嗎?打嗬欠在社交場合中給人的印象是,表現出你不耐煩了,而不是你疲倦。

有些人,經常會不分場合地挖鼻子、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室,大家正在飲茶、吃東西的時候,這些小動作,往往令旁觀者感到惡心,實在不雅,而且失禮。有些頭皮屑多的人,在社交的場合也忍耐不住皮屑刺激的瘙癢而搔起頭皮來。撓頭皮必然使頭皮屑隨風紛飛,這不僅不雅,而且令別人感覺不舒服。

再比如宴會席上,誰也免不了會有剔牙的小動作,既然這小動作不能避免,就得注意剔牙的時候不要露出牙齒,更不要把碎屑亂吐一氣,這是失禮的事情。假如你需要剔牙,最好用左手掩住嘴,頭略向側偏,吐出碎屑時用紙巾接住。

如果因小節而破壞了自己的形象,實在不好,針對此必須注意:

手——最易出毛病的部位是手。用手掩住鼻子、不停地撫弄頭發、使手關節發出聲音、玩弄接過來的名片。無論如何,兩隻手總是忙個不停,很不安穩的樣子。這些都是影響個人形象的小動作,要特別注意。

腳——神經質地不住抖動,往前伸起腳,緊張時後腳跟踮起等等動作,不僅製造緊張氣氛,而且也相當不禮貌。如果在討論重要提案時伸起腳,還很可能遭人責罵。

在參加會議時更不要當眾雙腿抖動。這種小動作多發生在坐著的時候,站立時較為少見。這種小動作,雖然無傷大雅,但由於雙腿顫動不停,必然會攪得其他人心緒不寧,這是失禮的。同樣,讓翹起的腿鍾擺似的耍秋千也是相當不雅的姿態。

背——老年人駝背是正常的事,如果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駝背的話,可就不太好了。我們應該挺直腰杆和人交談。

眼睛——目光躲躲閃閃,在該正視時,卻把眼光移開,這些人都是缺乏自信,亦或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這種人容易使人反感。然而直盯著對方的話,又難免會讓人產生壓迫感,讓別人感到不快。因此隻要能安詳地注視對方眼睛的部位就可以了。

表情——毫無表情,或者死板的、不悅的、冷漠的、無生氣的表情,都會給對方留下壞的印象,應該趕快改正,不要讓自己臉上有這種表情。為使說話生動,吸引對方,最好能有生動活潑的表情。

動作——手足無措、動作慌張,表示缺乏自信。動作遲鈍、不知所措,會使人覺得沒勁兒。而昂首闊步、動作敏捷、有生氣的交談會使氣氛變得愉快而輕鬆。所以,千萬別忘了人是依態度而被評價,依態度而改變氣氛的。

你是否覺察到在你身上存在著一些令人討厭的小動作,這些動作不僅多餘而且絕對有損你的社交形象,仔細閱讀下列幾項內容,如果你確實具有這些表現,一定要盡快改正:

(1)你專愛打聽電話號碼、學校、家庭成員。

(2)自以為是,愛說大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3)產生了激情親吻了女友,過後又道歉:對不起啊!

(4)“嗯,咱們到哪兒去呢?”你總是見了麵後再來商量。下次再約會時,最好先想好了要去的地方。

(5)一見麵你總是對別人說:“你頭發好少呀!”“你太胖了呀!”

(6)一張口就會說:“你瞎說”、“你討厭”一類的話。

(7)你一麵說,“吃什麼都行”,一麵又挑肥揀瘦。

(8)總喜歡在外人麵前梳頭發、照鏡子。

(9)與人談話時東張西望,顯得無聊難奈。

(10)參加會議時多次更換座位,這是不沉著穩重的表現。說明除參加會議之外,也許還有其他惦記的事。

(11)用手遮著嘴說話,怯場的女性多有這樣的動作。

(12)你的膝向著別的方向,不向著對方的時候,是心也向著別的地方的表現。也許表明你對對方不關心。

(13)胳膊抱在胸的正中間,是拒絕的姿勢。與人交談時會讓對方感覺被拒絕、被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