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用你的雙耳與他人溝通(2 / 2)

喬治·羅納現住在瑞典的艾普蘇那。他曾在維也納做過很多年律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兩手空空地逃到瑞典。由於他精通好幾個國家的語言,因此希望在一家進出口公司裏找到一份秘書的工作。絕大多數公司都回信告訴他,現在到處都在打仗,他們不需要這樣的人才,但他們會把他的名字存在檔案裏……不過有一個人在寫給喬治·羅納的信上說:“你對我生意的了解完全錯誤。你既蠢又笨,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寫信的秘書。即使我需要,也不會請你,因為你甚至連瑞典文也寫不好,信裏全是錯字。”

當喬治·羅納看到這封信的時候,簡直氣得發瘋。那個瑞典人寫信說他不懂瑞典文是什麼意思?那個瑞典人自己的信上才是錯誤百出。

喬治·羅納當時就寫了一封信,目的是使那個人大發脾氣。後來,他停下來對自己說:“等一等,我怎麼知道他說的是不是對的?我修過瑞典文,可是這並不是我的母語,也許我確實犯了很多我並不知道的錯誤。如果是那樣的話,那麼我想要得到一份工作,就必須繼續努力學習。這個人可能幫了我一個大忙,雖然他本意並非如此。他用這麼難聽的話來表達他的意見,並不表示我就不欠他,所以應該寫封信給他,在信上感謝他一番。”於是,喬治·羅納撕掉了他剛剛寫的那封罵人的信。

喬治·羅納另外寫了一封信說:“你這樣不嫌麻煩地寫信給我實在是太好了。對於我把貴公司的業務弄錯的事我覺得非常抱歉,我之所以寫信給你,是因為我向別人打聽,而別人把你介紹給我,說你是這一行的領導人物。我並不知道我的信上有很多語法上的錯誤,我覺得很慚愧,也很難過。我現在打算更努力地去學習瑞典文,以改正我的錯誤,謝謝你幫助我走上改進之路。”

沒過幾天,喬治·羅納就收到那個人的回信,請羅納去找他。羅納去了,而且得到一份工作,喬治·羅納由此發現“溫和的回答能消除怒氣”。

的確如此,我們都應該接受來自他人的善意批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而且往往是錯的時候比對的時候多。愛因斯坦就說過,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他的結論都是錯的!

缺點錯誤是一個人成功的大敵,而他人指出你的缺點,就是給你引起你的警覺。如果不能善待他人的批評,那你的缺點錯誤就永遠無法改正。

不要把他人的善意批評,想象成對自己的人身攻擊;切忌把他人的意見,誤會為給自己難堪。善意的批評是人生中不能缺少的,它是我們增長見識必須付出的代價。

請不要懷著敵意來看待批評,因為忠言逆耳,你要仔細聆聽,了解他人的批評是否有理。它能讓你變得足智多謀、沉穩成熟。若懂得冷靜聆聽批評,既能保持情麵,又對加深友誼具有積極的效益。固然有些批評是尖酸刻薄的,你也要淡化處理,這樣他人才會越來越喜歡給你以忠言和灼見。

在他人的批評麵前,反擊、爭辯或是無禮都無濟於事,對這樣的批評進行無關緊要的糾正,隻會演化成嚴重的問題。

所以,要學會把他人的批評當成寶,樂於接受建設性的批評並且遵照執行。

以下這些方法將指導你更好地對待批評:

1.想一想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錯

先把利己主義拋到一邊,如果朋友批評得有道理,就要客觀地傾聽他們的看法,並切實了解清楚,接下來應該想想如何解決問題。

2.不要尋找替罪羊

不要試圖爭辯、遷怒他人或是矢口否認,以為事情能就此淡化。解釋往往會被看成借口或否認。

3.要合作,不要對抗

即使因為並不相幹的事情受到了批評,也不一定非要選擇對抗性的做法,不要給人留下“小家子氣”的印象;多一些容人之量,和對方一起找到真正的問題才是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