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當中,如何說、說什麼非常重要。而同樣重要的是如何傾聽。傾聽也是一種交往藝術,有時候無聲的傾聽比有聲的語言更能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當你不知道說什麼時,不妨聆聽
薩伏那洛拉的動人言辭,使得15世紀的佛羅倫薩從荒淫奢靡轉變為嚴謹自律的城市;千萬萬的男女老幼因為聽信了彼得的蠱惑,紛紛擁入中東,為把耶路撒冷從異教徒手中奪回,參與了那場徒然而血腥的“十字軍東征”。而這種驚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學會,總有一些人在與人交流時會遇到各式各樣的語言障礙,它們有的就像肢體傷殘,需要施以整形外科的手術矯正;有的隻需要像改舊衣服一樣略加修整;有的則像—個鬆弛的腹部,要把它繃緊;還有些就像修理汽車一樣需要調整零件;或者像車上的齒輪,要上點油來潤滑。另一些人的毛病則很像小男孩的髒麵孔,要用熱肥皂水使勁擦洗一下才行。
如果你發現實在無法讓自己的舌頭跳起桑巴舞,那就管好你自己的嘴,練就古人所說的“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境界。
有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準備購買一大批用於車內裝潢的布料,參與競爭的有三家紡織品廠商。在做最後決定前,該公司要求三家紡織品廠商各派一名代表於特定日期來該公司進行最後一輪洽談。
道爾是其中一家紡織品廠商的業務代表,當時正好患了嚴重的咽喉炎,但這一點卻使他最後“因禍得福”,獲得了成功。他事後回憶當時的情景說:
“我被引進一間會議室,麵對的是那家公司的多位高級主管,諸如絲織品工程師、采購經紀人、業務經理及該公司總裁等。我站起身,盡最大努力想講幾句話,卻隻是徒費力氣而已。
“眾人圍著會議桌坐下,靜靜地注視著我。我隻好在紙上寫道:‘諸位先生,我因咽喉炎發不出聲來,我沒辦法講話。真抱歉!’
“‘我來幫你講。’該公司總裁說道。於是,他便代我展示樣品,並說明那些樣品的種種好處。接著大家開始討論,也都極力稱讚我的紡織品的優點。由於那位總裁取代了我的位置,便代替我參加討論。而我自己唯一能做的,隻是微笑、點頭或打幾個手勢而已。
“這個極其特別的會議,結果是:我得到了那份價值160萬美元的合同——那是我有生以來爭取到的最大訂單。”
道爾帶著慶幸的口氣總結說:“我知道,如果不是我不能開口說話,我一定得不到那份訂單,因為我對整個事情的估計完全錯誤。經過這個事件,我發現多讓別人開口講話,實在有極大的好處。”
“謹言慎行”,沒有經過大腦思考的話,不但是廢話,而且往往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災禍。所以深諳說話之道的人不是在胸膛上“開窗口”,而是在嘴巴上“裝閥門”。說話快、思考慢的人多是愚蠢的,因為他們總是說了又後悔;思考快、說話慢的人多是智慧的,因為他們總是非常檢點自己的語言表達。說話是為了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見,而不是為了自己光圖個嘴巴痛快,亂發泄自己的情緒。有些人總是批評別人沒有大腦,總是愛隨便說話,但是卻很少檢查自己發言有沒有動腦子,有沒有亂說話的時候。一個人的腦袋必須學會思考,一個人的嘴巴必須知道適時關閉。
用心聆聽“逆耳忠言”
一個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虛心接受他人的批評,然而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卻不多。有的人總是剛愎自用,受不得半句批評;有些人當麵千恩萬謝地接受,轉身卻忘得一幹二淨;有的人當麵硬不認錯,死要麵子,其實心裏也清楚自己做錯了。
麵對批評,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既不能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也會給他人留下“固執”“傲慢”的壞印象。
對待批評,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從積極的方麵來理解,特別是嚴厲的批評;應該把朋友的批評看做改進自我、完善個性、克製情緒、提高心理承受力以及激發鬥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