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羊占(3 / 3)

4。

兌為羊

兌為《易》中的八種基本卦圖之一。據《易·說卦》所列,兌的卦象有:“兌為口,兌為澤,為少女,為巫……為羊。”《易》中有許多以羊作喻預卜吉凶利害的卦。如《易·大壯》中有:“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意思是公羊撞在藩籬之上,羊角被掛住了,進退兩難。這當然是不吉利的,但隻要堅持不懈,吉兆終會出現。後“羝羊觸藩”固定為成語,表示進退兩難之意。《易,歸妹》雲:“女承筐無實,士倖羊無血,無攸利。”古時,女子參與祭祀活動時,必須帶筐或籃,內盛萍、藻一類的水生物,如果女子的筐中空空如也,那是不吉利的;士大夫在舉行重大的宗廟祭祀活動時受命親自殺羊,若殺羊時不見血,則為凶兆。

5.羊夢兆

夢被認為是人神溝通的一種渠道,而夢的內容是神的旨意或神的啟示。所以,古時人們非常重視夢兆,殷墟卜辭中就有夢兆的記載:“壬午卜,王曰貞,又夢。”(鐵藏26,3)曆代也多有解夢之書。解釋夢兆一般是采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那麼,我們來看看夢見羊人們是如何解的。

《埤雅廣要》說劉邦做沛縣長官的時候,夢見自己在追一隻羊。情急之下,他拔掉了羊尾及羊角。占夢者卜之,曰:去尾及角之羊乃王也,你日後必成王。劉邦後來果然成為漢高祖,占夢者不過是先猜了一個簡單的字謎,進而又作了一個由“王”字到“稱王”的推理,然後得出了預言。

《晉書·高僧傳》雲:有個叫石虎的人,白日做夢,夢見有大批羊背著魚從東北方向而來。醒來後,石虎去拜訪佛圖澄。圖澄說:羊、魚合為“鮮”字,可能是鮮卑有入主中原之意,此為不祥之兆啊。後來竟然真的爆發了鮮卑族入侵中原的戰爭。解夢的方法幾乎與上麵相同。當然,這些羊夢兆很可能是人們事後所附會的傳說。

《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述了黃帝的一個夢:“黃帝……夢人執千鈞之堉,驅羊萬群。帝寤而歎曰:‘……夫千鈞之堉,異力者也;驅羊數萬群,能牧民為善者也。天下豈有姓力名牧者哉?’於是依二占而求之……得力牧於大澤,進以為將。”看來黃帝的這個羊夢是個美夢,他因此得到了一名大將。從“驅羊數萬群”而推知“能牧民為善者也”,同樣是由羊及人,由牧羊到牧民,這不僅反映了人與羊的緊密關係,且反映了畜牧、狩獵時代人們的思維特征。

敦煌文物《新集周公解夢書》中有“夢見羊者,主得好妻”之語,則是由“羊,祥也”產生的聯想。

6.羊禍

陰陽五行說創立以來,陰陽家們把羊患瘟疫而大批死亡或有關羊的反常現象,附會於人事災禍,稱為“羊禍”。自《漢書》以下,各史《五行誌》中多有“羊禍”一目。

《晉書·五行誌》“羊禍”一條說,晉成帝鹹和年間,司徒王導的羊圈裏生出了一隻沒有後腿的羊。有人卜曰:羊無足,意為臣子不勝其職,不足以依靠。果不其然,第二年蘇峻攻破京都,皇帝和王導都身陷囹圄。

《隋書·五行誌》也記載了一件“羊禍”。隋恭帝義寧二年,太守司馬武獻無尾羔羊。當時就有人說,這是楊家無後的征兆。那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恭帝被迫退位。

許多少數民族也有以羊的怪異現象占卜吉凶的。

彝族認為,放牧時,羊頸上帶回樹枝或草葉是不吉利的,必將此羊宰殺或賣掉。母羊未生羔時生殖器流血為怪異現象,必將母羊殺死。而母羊下羔時,如果前一年生的小羊還吃奶,這也是不正常的,要將母羊和小羊一起殺掉或賣給別人。

鄂溫克族禁忌吃種羊,因為種羊具有神秘的預卜能力,如種羊冬天用角往圈外頂,就表示羊群要擴大。鄂溫克也忌宰殺脖子上帶有繩子的羊,宰時應解掉繩子。

塔吉克、哈薩克等族最忌人們在羊生羊羔時去觀看,認為這是不吉利的。而湖北一帶人們相信,有獨角羊出現是招致匪寇兵亂的征兆。

7.紅羊劫

古時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丙午、丁未兩年為國家易發生災禍的年份。陰陽五行中,丙、丁均屬火,色赤,丙午稱赤馬,丁未稱紅羊,省赤馬,簡稱紅羊劫。唐代的殷堯藩作《李節度平虜》詩:“太平從此銷兵甲,記取紅羊換劫年。”意思是天下太平之時不應忘記浩劫、災難之年。宋代柴望的《丙丁龜鑒》曆舉戰國至五代之間的變亂,在丙午年、丁未年發生的竟有21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