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羊占(2 / 3)

用完的卜骨忌放室內,也不能隨便丟棄,應送山腳下掩埋或焚燒。

在涼山彝族心中,羊骨卜是最重要的,在他們的精神生活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用羊骨占卜之事從祭祀、打冤家、生大病到出行、經商、搬家、蓋房、婚喪、生育等等,無所不包。在涼山彝族中也有其他占卜方法,如雞骨卜、數竹簽、打木刻,但大事則非行羊骨卜不可。甘洛有俗諺曰:“丟牛丟馬打木刻”,意思是瑣屑小事用打木刻的方法卜問。

納西族認為,行羊骨卜的人是了不起的人,而此人也必須是精於此道的,一般人不能隨便為之,否則會遭厄運。納西族還有用象形文字寫成的、專用於占卜的書,灼燒羊骨後的裂紋可依,此進行解釋。

汪寧生先生在對西南少數民族羊骨卜進行調查的同時,也將所調查到的羊骨卜與《史記·龜策列傳》中記錄的古代龜骨卜作了比較,發現二者在許多方麵是很相近的。如所念禱祝詞的內容都是頌揚占卜材料的先知:行羊骨卜時,要誇讚羊眼靈、羊耳聰等。甘洛田壩地區關於卜問出行的禱祝詞是:“羊知道得很深,羊心是靈的。”而《史記·龜策列傳》中有:“假之靈龜,五巫五靈,不如神龜之靈,知人死,知人生……”念完禱祝詞後都是將欲卜之事告以神骨,最後列舉此事吉凶,應出何種卜兆。用羊骨占卜時,要請羊骨“吃”米,如雲南永勝他魯人巫師卜問一樁婚事時的祝詞說:“羊膀你不許哄我,沒有吃的,給你吃點米。”說完將米撒在羊骨上。《龜策列傳》記,行龜骨卜時,要“以粱卵倣黃,祓去玉靈(龜甲的美稱)之不祥。”古代總稱卜兆裂紋為“墨”。《禮·玉藻》:“史定墨。”孔穎達正義雲:“史定墨者,凡卜必以墨畫龜,求其吉兆。”而灼羊骨後,巫師也要用黑灰在羊骨燒裂處塗抹一番。總之,相似的地方非常之多。獸骨卜流行於世界很多地方,在具體方法上差異很大。而西南少數民族之羊骨卜與古代龜骨卜卻如此相似。因此,汪寧生先生提出:是不是這兩者有著共同的來源呢?或者說我國古代甲骨卜是從西部本土發展起來的呢?

汪寧生先生有理由提出這樣的推想。據民族學家劉堯漢先生考證:“藏緬語族羌、藏、彝各族及彝語支彝、白、納西、哈尼、傈僳、土家等族,都是古羌戎的遺裔。”羌人是以羊骨占卜的,西戎及羌之黨項建立的西夏國都曾盛行羊骨卜,名為“死跋焦”或“炙勃焦”,方法也為灼燒。古羌在夏商周時代與中原華夏各族有著密切的聯係,古羌文化與華夏文化是融為一體的,羌人的羊骨卜與中原地區的龜骨卜互相影響是必然的。隻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原地區占卜之風漸衰,而遷徙到西南地區的古羌遺裔如羌、彝、納西、白等族仍保留著遠古的習俗。因此,這些民族的羊骨卜與《史記·龜策列傳》中所記古代龜骨卜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二)其他形式的羊占卜

1.生跋焦

古時西夏人有一種占卜方法叫“生跋焦”。《夢溪筆談》卷十八《技藝》雲:“先咒粟以食羊,羊食其粟,則自搖其首,乃殺羊視其五髒,謂之生跋焦。”這種占卜方法是先對粟米施以禱祝,然後用來喂羊。羊食後會自己搖頭,此時殺羊,觀察其腸胃、五髒是否通暢,通則吉。如果羊心有血,則是凶兆。

2.羊膽卜

雲南楚雄地區的彝族以羊膽占卜,即人們殺羊後,常取其膽以驗看。若膽水清且滿,則為家室興旺、清吉之兆;若膽水色黃但滿,則預示著五穀豐登;膽色斑駁雜亂者,為死喪之兆。除了通過觀察膽的顏色是否清、膽水是否滿來占卜外,人們也可根據膽的位置斷吉凶。白天殺羊,以羊膽附著於肝上為吉兆;夜裏宰羊,則以羊膽附著於腸上為吉兆。

3.神奇的羊毛占卜繩

在許多民族的觀念中,羊是有靈性的,羊毛也是有靈性的。羊毛可以避邪驅鬼,也可以通天;可以象征祖宗神靈牌位,也可用於占卜。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的卜師即以羊毛繩占卜。相傳這種占卜繩是用一隻叫“長毛神羊”的大頭羊肩上的羊毛撚成的。這隻長毛神羊的來曆也不簡單,它出自益門國王——統治生靈山的閻王的祝願。益門國王希望有一生靈誕生並能使眾生從饑渴中解脫出來,這時一隻綿羊便出現在他麵前,占卜繩的羊毛正是出自這隻綿羊肩上的羊皮。神用羊毛編成六根細繩,並將細繩置於羊毛白氈片製成的曼答辣(四大天王)之上。“恰羊嘎”即神奇的先見之明者用這六根羊毛細繩對過去、現在、未來、吉凶、生老病死、婚嫁等進行占卜。此外還用它研究和解釋讚普、大相和臣民的全部問題,並作出預言。羊在西藏人的生活中太重要了,他們生活在羊毛氈帳篷中,羊是他們食品的來源,在生活的其他方麵羊也有重要作用。因而羊在他們的心目中是神聖的。他們用羊毛氈片製作四大天王的神像;綿羊是製造占卜所必需的用具——占卜繩所不可缺少的,他們堅信用羊毛作成的占卜繩必是靈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