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家門口”大變身——孩子的樂園(1 / 2)

每個媽媽估計都很佩服孟子的媽媽,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可以三遷其居。而生活在這個房價比天高的瘋狂都市裏,我們隻能望“房”興歎了。我們不僅遷不走我們的屋子,我們也選擇不了我們的鄰居。

生養了孩子以後,作為媽媽,首先就是放寬了視野,減少了挑剔,削減了不必要的成見,開始和周圍人主動攀談,然後很欣喜地發現:一旦周圍的堅冰被打破,交談就會變得如此簡單,大家都和你一樣,也希望鄰裏能夠互相多了解,多交流,尤其那些有同齡孩子的家庭,他們和你一樣,迫切地期待能邀請你家的小孩兒去他們家玩兒,或者能不能玩一下你家孩子的三輪車……

改變態度,拿出行動,為孩子營造一個家門口的樂園吧。這個樂園可以利用一切有效或創意的能利用的硬件設施,你隻需多加動腦,每天想出各種新花樣,讓孩子們開心點即可。

利用四季的更迭,天氣的變化。春天帶孩子觀賞花草發芽,夏天看著樹上的小石榴一個個冒出來,還有數數噴泉裏的小蝌蚪,秋天和孩子揀落葉,冬天比較冷,可以曬溫暖的太陽,或者遇到飄落的雪花。

下雨天給孩子準備雨鞋和雨傘,和他一起踩水花,和他一起把路上的蚯蚓送回草叢。

有風的日子可以和孩子測測風力級別,或者感受“可以把自己吹跑”的大風……

我們小區的假山上,種了幾棵枇杷樹,記得有年枇杷變黃變甜時,鄰居奶奶頗是神秘地說:“我們家有個小梯子,明天傍晚,咱們一起去摘枇杷。”

第二天傍晚,幾個大人“鬼鬼祟祟”的,帶著兩個小不點兒,孩子爸爸爬到梯子上,給孩子們摘了一小筐枇杷。每個參與者都很興奮,包括那個矍鑠的奶奶,她說:“這是有機的枇杷,我是看著它們長大的。”

不要錯過傍晚的時光。夏天的傍晚,總是會有很多好玩兒的項目,盡管有很多蚊子,但是絲毫不影響孩子們在家門口的快樂,小區門口有一街心小花園,經常會有四五個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騎自行車,一起沿著蜿蜒的小路蹦蹦跳跳,孩子們有時帶著皮球,有時帶著小風箏,還有的坐在童車裏開心地仰望天空呢。

我們更喜歡帶著孩子在小區裏喂魚,或者在空地上溜達,偶爾另一棟樓裏的泰迪狗掛著小鈴鐺雀躍地跑過來,孩子在地上爬,小狗也湊過來,歡快地跳來跳去。

抓住早晨出門的時間。早上去上班前,提前收拾停當,帶著孩子們在家門口稍微玩一會兒,可以給孩子拍照片,可以和孩子們玩滑板車,可以帶鄰居家的小狗跑一會兒。因為孩子們喜歡各種葉子,綠色的、黃色的、大的、小的,所以我們總是會采集一大把,往空中撒,然後嘻嘻哈哈笑著看葉子在空中飛舞。

晚飯後還可以有很多快樂。晚上6點吃好晚飯,把沙發上的孩子們“揪”到門外,騎上滑板車到小河邊,那裏總是會有好幾隻大小不等的狗狗在玩耍,大人們站在路邊聊天,孩子們可以和小狗狗玩。有一隻粉色耳朵的小白狗,總是很調皮地跟著孩子們撒歡兒。還有慢跑的人,推著童車的人,遛彎的爺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