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力弘揚和努力實踐毛澤東倡導的黨的三大作風(3 / 3)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同誌針對我黨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出現的新問題,更加重視黨的作風建設。他說:“隻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觀代化建設才能順利發展,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在曆史轉變時期,加強黨的領導,端正黨的作風,具有決定的意義”。針對黨內外出現腐敗不正之風,他語重心長地說,“這股風來得很猛。如果我們黨不嚴重注意,不堅決刹住這股風,那末,我們的覺和國家確實要發生會不會‘改變麵貌’的問題。這不是危言聳聽”。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以後,鄧小平反複強調要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要整好我們的黨”,使覺的幹部特別是高層幹部樹立改革開放、清正廉潔、使人民滿意的形象。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中,突出強調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的同時,深刻指出,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關鍵在覺。中國耍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關鍵是我們共產覺內部耍搞好。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耍堅持和發揚黨的三大作風,反對腐敗不正之風,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

黨的十三屈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結合新的實際,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集中全黨的智慧,創造性地堅持和發揚了黨的三大作風的優良傳統。在黨的作風建設的戰略地位上,明確指出,黨的作風是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重要保證,黨風建設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興衰成敗,黨的前途與命運取決於人民群眾對黨的信賴。在黨的作風建設的指導方針上,堅持黨耍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不斷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在黨的作風建設的根本任務上,強調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在黨的作風建設的內容上,強調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反對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堅持理論聯係實際,反對照抄照搬、本本主義;堅持密切聯係群眾,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民主集中製原則,反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堅持黨的紀律,反對自由主義;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堅持艱苦奮鬥,反對享樂主義;堅持任人唯賢,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即“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在黨的作風建設的途徑和方法上,強調黨風建設必須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與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必須標本兼治,教育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實踐黨的三大作風;堅持教育是基礎、法製是保證、監督是關鍵的思路實踐黨的三大作風;集中一段時間,以整風的精神深入開展“三講”教育,即“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解決好黨風方麵存在的突出問題;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鬥爭,把弘揚正氣與反對不正之風緊密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全麵係統地闡明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為令麵推進新世紀黨的作風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建黨思想和鄧小平建黨理論。

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如以往地繼承和發揚黨的三大作風,把堅持和發揚黨的三大作風作為深入貫徹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舉措,在新形勢下對全黨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作風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錦濤同誌發表了《堅持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努力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的重要講話,要求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把黨的艱苦奮鬥、謙虛謹慎的作風進一步發揚光大,以不辜負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接著,在慶祝建黨82周年之際,胡錦濤同誌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重要講話中,要求在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過程中注重做到“三個結合”,即“堅持學習理論和指導實賤相結合”、“堅持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相結合”、“堅持運用理論和發展理論相結合”;強調要“大力弘揚理論聯係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努力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要堅持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植根於人民的政治立場,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吸取養分,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堅持不懈做好事”,“群眾利益無小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真正做到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寓改造主觀世界於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用改造主觀世界的成效來推進客觀世界的改造”。這樣,對堅持和發揚黨的三大作風提出了新要求,具體地提出了努力培育符合時代耍求的新作風。

正是由於黨一貫堅持和發揚黨的三大作風,不斷加強黨風建設,黨的作風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由於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又處於計劃經濟體製向市場體製轉變的時期,法製和各方麵的具體製度還不完善;由於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新的環境;由於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封建殘餘思想的影響;由於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千方百計拉攏腐蝕我們內部的一些意誌薄弱的幹部;由於一些地方和部門治黨不嚴、思想政治建設蒼白無力,導致一些黨員幹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沒有解決。因之覺內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等方麵都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有的思想不夠解放,糖神不夠振作,缺乏進取精神和開拓意識,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滋長;有的不從實際出發,搞主觀主義、形則上學,缺乏求實精神和科學態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有的軟弱渙散、紀律鬆弛,對中央和上級的決定敷衍應付、貫徹不力,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虛作假,虛報浮誇;有的獨斷專行、任人唯親、搞團團夥夥、親親疏疏、鬧不團結,內耗嚴重;有的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貪汙受賄,腐化變質。還有的對錯誤思想行為不批評、不鬥爭,甚至庇護縱容。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侵蝕了黨的健康肌體,削弱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損害了黨群關係和幹群關係,損害了黨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因之,麵對上述種種問題,麵對國際國內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和各種風險的考驗,麵對黨所肩負的曆史重任,必須大力弘揚和努力實踐黨的三大作風,進一步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使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充滿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保證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順利發展。

(原栽《前線》2004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