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作風建設,根本的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黨密切聯係群眾的優勢。十六大的報吿針對我國深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黨的作風建設方麵麵臨的新形勢、新特點,在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的同時,突出地把“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同“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聯係在一起說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必須高度重視反腐敗鬥爭,反腐敗和黨的作風感設從本質上說是一致的,兩者都是由我們黨的工人階級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的,都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耍,都是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當前,講黨的作風建設,不能不講反腐敗,隻有嚴懲腐敗,才能有力地促進黨的作風建設。黨的作風建設,核心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不堅決懲治腐敗,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報告對如何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提出了具體要求,作出了具體部署,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了如何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問題。
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是相互聯係、互為作用的,黨的思想建設為黨的組織建設提供思想基礎,黨的組織建設為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提供組織保證,黨的作風建設是黨的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的重要體觀。十六大把思想、組織、作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並注重製度建設,從整體上提高了黨的建設工作水平。
(四)提升黨的建設總目標要求。
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工程,確定總目標,進行總體設計,十分重要,實質上這是解決在特定曆史時期內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的問題,是黨建設的根本問題。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各個時期,均曾明確提出黨的建設總目標。這次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又賦予了覺的建設目標以新的內容,具體地表述為;黨必須既善於總結成功的經驗,又善於從群眾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的動力;既善於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又善於組織引導幹部和黨員在實踐中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要按照這樣的要求,實現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推進理論創新相統一,堅持覺的優良傳統和弘揚時代精神相統一,堅持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覺的群眾基礎相統一,使覺成為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團結奮進的堅強領導核心同時強調指出:“堅持用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這是我們黨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永不脫離群眾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證。”並且總結性地指出:“總結黨八十年來的曆史經驗,最根本的一條,就是黨的建設必須按照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展開,朝著黨的建設總目標來加強,不斷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這就進一步明確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全麵加強黨的建設的方向和任務,使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繼續前進。
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辱使命
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辱使命關鍵是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堅定不移地實踐“三個代表”,加強覺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為此,十六大告誡全黨:首先,要有執政安邦的憂患意識。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麵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全黨上下,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幹部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要善於洞察危機,未雨綢繆,銳意進取,勇於開拓,知難而進,一往無前,艱苦奮鬥,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經受任何風浪考驗。
其次,要有執政圖強的機遇意識。機遇問題,至關重要,能不能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贏得優勢的關鍵所在,在機遇麵前,各級黨的領導一定要有強烈的執政圖強的機遇意識,切從實際出發,抓住機遇而不可喪失機遇,開拓進取而不可因循守舊,勇於應對而不可畏縮不前,隻爭朝夕,加倍努力地做好工作。
第三,要有執政求進的創新意識。我們黨的各級領導一定要以強烈的執政求進的意識,及時總結新鮮經驗,以積極的姿態堅持理論創新、體製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其他創新,在實踐中創造性地工作。
第四,要有執政興國的發展意識。十六大報告強調“必須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包括經濟實力、國防實力、民族凝聚力)和綜合競爭力,離不開發展,要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會穩定,促進文化發展,也都離不開發展。一定要不斷增強執政興國的發展意識,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落實,才能使黨的執政地位不斷鞏固,使強國富民的要求不斷得到實現。
第五,要有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執政為民是我們共產黨先進性的集中表現。也是執政的本質和目的體現。我們共產黨來自於人民、植根於人民,必須服務於人民,執政必須執行人民的意誌,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切實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幹部要有強烈的執政為民的公仆意識,真正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係。
綜上所述,黨的十六大就為什麼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如何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及其意義作了全麵係統的深刻論述,在闡明黨的本質屬性的同時提出了黨的建設的根本要求,科學地回答了黨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條件下,在充滿挑戰和希望的21世紀,把自己建設成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基本原理,又根據新的時代特點和新的曆史任務作出了新的概括,全麵係統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為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指明了方向,成為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的動員令和強大思想武器。
原載《學習與研究》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