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兵之書?什麼意思。
龐統與慕容莘互相對望了一眼,“這詭兵之書與《詭譎之書》有什麼關係,難道是張賓自己取的名字,而這所謂詭兵之書便是《詭譎之書》?”慕容莘問道。
龐統遲疑了片刻,並沒有回答,慕容莘見他一抬手,那木匣便脫離了張賓的骨骸,立刻飛到了龐統的手中,在他們所有人注視下,龐統輕輕的撥開了木匣的蓋子,一股隨之彌漫的灰塵散盡後,木匣中呈現的卻隻有一卷腐朽不堪的竹簡。
“竹簡?”慕容莘疑惑地問道:“商周可沒有竹簡。”
龐統道:“這可能是老子所謄寫的,或者是司馬越、或者是張賓本人,反正不會是《詭譎之書》的本卷。”
說罷雙手抻開竹簡,裏麵描寫的隻是普通排兵布陣的兵法,並沒什麼神奇之處,而且也不是古代楚國的文字,而是當今文字,看來該竹簡就連與老子都沒任何幹係,一時間龐統與慕容莘都有些木訥,難道他們找錯了?張賓並沒有所謂《詭譎之書》?可剛才的王衍的一番話又該作何解釋。
一旁,一直默不作聲的菩提問道:“這難道不是你們所找的書麼?”剛說完,忽然他眼睛一亮,似乎發現了什麼,立刻將自己的手伸進了木匣,中指輕挑開了木匣底部的夾層,是一塊泛著紅光的石頭,像有生氣一般,隨著人的呼吸忽明忽暗,難怪這木匣會閃閃發光,菩提將石頭拿起遞給了龐統,龐統接過石頭端詳了半天,卻仍舊看不出所以然來。
慕容莘從龐統手裏拿過竹簡,自己又將其細讀了一遍,可以確定,上麵記載的是《孫子兵法》中的某一部分,他的先生以前教過他,這確實不是《詭譎之書》。
他若有所思的看了看手中的竹簡,又看了看龐統手中舉著的石頭,難道會跟那石頭有關?慕容莘心裏這樣想著,將手中的竹簡緩緩靠近泛著紅光的石頭,剛一靠近菩提突然喊道:“竹簡上有字,別的字。”
龐統湊近,仔細分辨竹簡上模糊不清的字,是當今的文字,看來是張賓寫的,龐統喜出望外費力的讀到:“此乃五彩石,需用祝融之火開啟,該卷為詭兵之書,若是有緣之人得到,望以黎明為重,以此書卷安定天下。”
慕容莘問道:“什麼是五彩石?”
龐統一副頓開茅塞的表情,眼睛眯成了一條線,像個找到巨大商機的精明商人一般,張嘴笑出的氣鼓動著麵前的白巾,說道:“原來薑子牙也是怕今後《詭譎之書》會落入別有用心之人手中,故以當初原始天尊交付他無字天書的方式,將詭譎之書寫入這五彩神石中。”
“到底什麼是五彩神石。”一旁的菩提雖然一直沒聽懂,卻也勾起了好奇心,龐統見他始終是個和尚,不諳世事,而且還是天竺人士,與中原沒有交集,便毫無避諱地解釋道:“相傳,當年共工與祝融大戰,共工大敗,怒撞不周山,頃刻間天地崩壞,人世動蕩,女媧心係百姓,遂煉五彩石以補蒼天,祝融自知自己難脫幹係,便化為神火助女媧煉五彩石,所以說,這記載著《詭譎之書》的五彩石,便也隻能靠熔煉它的祝融之火才能打開。”
“祝融之火?三昧真火不行麼?”慕容莘問。
龐統道:“三昧真火是精神之火,來自人、仙、妖、怪,就像我與左慈還有菩提的狻猊。不是天地所孕,而祝融之火,確是天地間最原始的火種,而今,世上所有的火,都來自於祝融之火,因而它能燃盡世間一切之物,即便是可撲滅三昧真火的四海之水,它都能燒的一滴不剩。”
慕容莘又問:“可這祝融之火去往那裏尋找?找祝融麼?”
龐統道:“火最先為祝融所創,因而祝融之火早已融入祝融一族的血脈之中,並代代相傳,所以想一睹這《詭譎之書》,隻要找到祝融氏族便了行。”
聽了龐統的解釋,慕容莘基本上算是了解竹簡中所說的話了,可還有一個問題,慕容莘問道:“無論是木匣還是書卷,提及的都是詭兵之書如何、如何,對《詭譎之書》卻隻字未提,這五彩石中所載的確是《詭譎之書》麼?”
龐統沒有說話,而是將竹簡從慕容莘手中拿過,重新放入木匣中,而後將張賓的棺槨擺正,將其骨骸連同木匣一齊放入其中,對菩提說道:“麻煩你了。”
菩提心領神會,對著張賓的棺槨念起了經文,對其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