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能夠互成對手,也是一種緣分,仿佛同一個分數中的分子、分母。如此說,結局往往隻有贏多贏少之別,並無絕對勝敗之分。角色有主有次,登台有先有後,掌聲有多有少,但彼此相依,缺了誰戲也演不成。同在一個領導班子中也如此,攜手共進,共創佳績,方可交相輝映。倘若相互拆台,要麼被趕出“劇組”,要麼大家偃旗息鼓,落個一損俱損。由此不難看出,善待對手於他人有益,對自己有利。因而實力雄厚者渴望競爭,勇於上進者不懼競爭,光明磊落者誠服競爭。
機遇是什麼
人生能量的發揮依賴於機遇。機遇往往在偶然中顯示著必然,在必然中顯示著偶然,所以顯得詭秘莫測。它有一層神秘的麵紗,讓我們掀起機遇的蓋頭,來看看機遇是什麼?
生命的流程像一條線,機遇則是一個點,沒有流程的線,就沒有機遇的點。或者可以這樣說,“機”是一條線,“遇”是一個點。“機”未必都能夠“遇”,“遇”有“機”。
“機”是為“遇”交付的成本,“遇”是“機”的結果。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許幾秒鍾就是機遇的所在。如果你贏得了這幾秒鍾,那機遇就不會從你身旁溜走,你就不會吃虧,也許就此抓住了機遇,你就會得到你想要的一些東西。
拉裴薩托是法國“銀行大王”,他年輕的時候,曾有一段時間一直找不到工作。有一天,他獨自到一所銀行去找董事長,想尋找一個職位,然而一見麵便被拒絕了。這種經曆對他來說已經見慣了。當他心灰意冷地走出銀行時,看見銀行門外地上有一根大頭針。他認為如果有人不小心為了它而受傷就不好了,於是他把大頭針拾了起來。
就這幾秒鍾的時間,恰好被董事長看見了,他叫住了正要離開的拉裴薩托,並當場聘用了他。
因為一根大頭針,拉裴薩托進入了法國銀行界,而後成為法國的“銀行大王”。這就是機遇。
機遇就像天資、稟賦一樣,它隻提供一個機緣,一個條件,一種可能。能抓住機遇,就不會吃虧,若利用好每一次機會,並全力以赴,最終也會走向成功的。
機遇通常隱藏在一些生活小事中,日常生活中一些很小的不方便會促成有心人的小發明小改動、小成功。牛頓從蘋果落地得到啟發,提出萬有引力學說;瓦特從水壺冒汽得到啟發,發明了蒸汽機;阿基米德從洗澡得到啟發,辨明了王冠是否是純金打造;魯班被草的鋸齒割破手而得到啟發,發明了鋸子。凡爾納從樓梯上滑下,撞在了大仲馬的身上,從此走上了文學之路,最終成為“科幻之父”;羅忠福從廢舊汽車中發現了軟車座的構造,成為“沙發大王”……
軟弱的人和猶豫不決的人總是借口說沒有機會,他們總是喊:請給我機會!其實,每個人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充滿了機會。每一個病人對於醫生都是一個機會;報紙上的每一篇報道是一次機會;每一個客戶是一個機會;每一次買賣是一次機會……而每一次機會都是展示你的優雅與禮貌、果斷與勇氣的機會,是一次表現你誠實品質的機會,也是考驗你自信心的一次機會。
機遇和平台要自己去創造,武功隻有使出來才有威力,資源不在乎有多少,在乎的是真正能夠利用多少,懷才不遇的原因更多的是在自己。
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中世紀,兩位素不相識的英國青年傑克和約翰不約而同去某個海島尋找金礦,到海島的郵船很少,半個月一班。為了趕到這趟船,兩人都日夜兼程了好幾天。當他們雙雙趕到離碼頭還有100米時,郵船已經起錨。天氣奇熱,兩人都口渴難忍。這時,正好有人推來一車檸檬茶水。郵船已經鳴笛發動了,傑克隻瞟了一眼茶水車,就徑直飛快地向郵船跑去。約翰則抓起一杯茶就灌,他想,喝了這杯茶也來得及。傑克跑到時,船剛剛離岸1米,於是他縱身跳了上去。而約翰因為喝茶耽擱了幾秒鍾,等他跑到時,船已離岸五六米了,於是,他隻得眼睜睜地看著郵船一點點遠去……傑克到達海島後,很快就找到了金礦,幾年後,他便成為億萬富翁。而約翰在半月後勉強來到海島,因為生計問題隻得做了傑克手下的一名普通礦工……許多聽過這個故事的人都由衷地發出同樣的感歎:
機遇是金啊!
不錯,機遇是金,隻要你能抓住機遇,你就能找到你生命中的富礦區。
隨著時代發展,機遇也在進步。進入網絡時空,機遇仿佛擁有了全新的概念。一個人的命運不是一條直線到底的大道,而是有著無數的分支,通往有喜有悲的結果。機遇就像是路標,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能夠懂得自己掌握命運的人,就能夠看見這些路標,選擇自己想行走的方向。而不敢挑戰命運的人,就看不見任何路標,他們隻會順著自然變化走下去,過著完全被動的生活。
機會是自己創造的
不要坐等機會出現,機會是自己創造的,隻要你開始行動,機會便隨之而來。縱觀古今中外,不難發現,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夠獲得命運更多的青睞,他們之所以能在機遇來臨時牢牢地掌握命運,就是因為他們為此進行了更為漫長和充分的準備。他們就像一顆顆種子,在黑暗的泥土中蓄積營養和能量,一旦聽到春風的呼喚,他們就會破土而出,生長成挺拔俊秀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