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護孩子晶瑩的心願
歲末的一個午後,女兒做完了所有的作業,拿出一遝彩紙,開始疊千紙鶴。她有99個美好的心願,要藏在這99隻千紙鶴中,送給爸爸媽媽。
小屋的光線有些暗,她把東西移到方廳靠窗口的一張小木桌上。窗外又飄起了雪花,女兒的思緒也在開始飄動――她想到了在北京打工的爸爸,他都快一年沒回來了,他現在好嗎?這次能如數拿回工錢嗎?上一次他隻拿回來三分之一的工錢啊。這一隻千紙鶴祝願爸爸平平安安,這一隻祝願爸爸碰上一個好心的老板,這一隻祝願爸爸早一點回來……女兒的小手靈巧地翻飛著,單純的祝願一個接一個,目光裏也浸滿了虔誠和認真。
“賣糖葫蘆嘍,賣糖葫蘆嘍。”窗外傳來響亮的吆喝聲,女兒抿了抿嘴,她已經兩年多沒吃那酸酸甜甜的糖葫蘆啦,因為爸爸媽媽都下崗三年了。她已經學會了節省每一分錢,這一遝彩紙還是鄰居老奶奶送給她的,因為她為行動不便的老奶奶送過一個月的報紙。
隨著遠去的吆喝聲,女兒的心又被媽媽牽去了――媽媽正在菜市場幫人家挑菜,每個月能賺300塊錢,在爸爸寄不回工錢的日子裏,那就是她們母女全部的生活費了。媽媽每天都是晚來早走,她真擔心媽媽那柔弱的身子撐不住了。她疊了一隻紅色的千紙鶴,希望媽媽永遠健康;她又疊了一隻粉色的,希望媽媽春節前能買一條漂亮的圍巾,那天媽媽看到劉阿姨的圍巾,眼神中流露的那份喜歡啊,女兒一想起來就要落淚。
一隻隻漂亮的千紙鶴擺在小木桌上,女兒默默傾訴著一個又一個真誠的心願。是的,就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的這個飄雪的午後,女兒綿綿的情思,像窗外那些晶瑩的雪花,在無聲地紛紛揚揚。
媽媽回來了,今天第一次回來得這麼早。女兒歡喜地迎上去,但媽媽那一臉未消的怒氣,讓她愣住了。
“不在家裏好好學習,疊這些破東西幹什麼?當吃當喝嗎?做完作業了,就不能主動多學一點兒嗎?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懂事?還讓媽媽操心?花那沒有用的錢幹什麼?你不知道爸爸媽媽最大的心願,就是你將來有出息嗎?”平時一向溫和的媽媽,顯然在外麵受了很大的委屈,看到女兒在家沒有學習,還把不大的方廳弄得一片狼藉,忍不住把一肚子的火氣全撒到了女兒身上。
“我,我……”女兒驚詫地望著媽媽,淚水含在眼裏,默默地收拾著桌子上的東西。
“快把它們都扔掉,別讓我看著鬧心。”媽媽嚴厲地命令道。
女兒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簌簌地滑落下來,打濕了那隻悉心疊成千紙鶴,仿佛無辜的千紙鶴也傷心地流淚了。
“哭什麼哭?還不趕緊學習去,這次考試要不拿第一,能對得起你在外麵拚死拚活的爸爸嗎?我在外麵受苦遭罪,難道回來要看你這麼不爭氣嗎?”媽媽理直氣壯地訓斥著女兒,隨手將女兒沒疊完的千紙鶴扔到垃圾簍裏。
女兒啜泣著回到了自己的小屋,拿出日記本。
很晚很晚,女兒才躺下休息。媽媽織一會兒毛衣,有些不放心地來到女兒的小屋,她已後悔不該向女兒發那麼大的火,因為女兒一向是很懂事的。
輕輕拂去已入夢鄉的女兒臉上的淚花,媽媽拿過起女兒枕頭邊上的日記本。
驀然,她的心一顫,那幾行親切的文字電流一樣擊中了她――“媽媽,對不起!我疊那些千紙鶴,本來是想表達心中的美好的心願,是想讓您高興的,卻惹您生了那麼大的氣。我知道,您很辛苦,在外麵受了許多委屈卻沒法訴說。我一點兒也不怪您,您永遠是我的好媽媽,我以後一定加倍努力學習,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哦,我的寶貝女兒。”媽媽恍然讀懂了女兒那些晶瑩的願望,她揀回那些扔掉的千紙鶴,將它們一一地擺到床頭,看著它們,心頭蕩漾的是難以訴說的幸福。
很多的時候,孩子們會用他們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對父母、親人和老師等大人們的美好心願,有的很樸素,有的很簡單,有的也很單純,有的甚至很幼稚,但那源於一顆顆晶瑩之心的,卻是千金難買的一片純純的真情真愛。隻是大人們常常忽略了孩子的心聲,常常誤會了孩子的心願,把那些雖然簡單卻美好無比的心願,輕易地拋擲到了一邊。其實,孩子美好的情感和優良的品質,正是在那一點一滴的美好心願中成長起來的。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凱瑟琳博士曾說過:“嗬護孩子美好的心願,就是嗬護孩子純淨的世界,就是在引領孩子走向優秀的人生。”
母親一直在傾聽
母親先天聾啞,一輩子陷在無聲的世界裏。
他小時候,口吃很嚴重。母親領著他四處求醫,嚐試了種種治療方法,雖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說話快了仍會有明顯的口吃。
聽一位醫生介紹,口含石子朗讀不僅可以練習發音,還可以緩解肌肉緊張,有助於矯正口吃。他就每天口含鵝卵石對著一麵小鏡子,練習快速朗讀文章。而母親每當忙完自己手裏的活兒,總會靜靜地坐在一旁,微笑著看著他,一幅很沉浸的樣子。
後來,又聽說經常唱歌,對說話順暢也有幫助。於是,一有空閑,他便站在院子裏扯著嗓子唱歌,一首接一首,盡管他五音不全,唱得很難聽,可母親卻似乎聽得津津有味,眼神裏流露的全是讚賞和驕傲,似乎他跟電視上的歌星一樣有著動聽的歌喉。
初中快畢業時,他代表學校去鄉裏參加演講比賽。很少出門的母親早早地坐在了台下,在他演講過程中,母親一次次地使勁為他鼓掌,好像他是所有選手中講演最棒的。隻有他知道,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講,其實母親一句也聽不到,但她似乎全明白他演講的內容,她眼睛裏的喜悅陽光一樣無遮攔地流淌著。
高二那年,他想買一台複讀機提高自己的英語聽力和朗讀能力,但窘迫的家境讓他幾次欲言又止,父親知道他的心思,卻隻能無奈地歎息,隻能安慰他――再想想別的辦法吧。
距高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而他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提高自己的聽力。那天,他正對著剛剛發下來的英語考卷黯然傷神――聽力30分的題,他隻聽清楚了4分的題。
這時,母親趕了上百裏的山路,風塵仆仆地來到了縣城一中,歡喜地遞給他一台嶄新的複讀機,然後便匆匆地搭便車回家了。
寒假回家,他才從父親那裏得知母親悄悄地變賣了她唯一值錢的東西――當年外婆送她的一對祖傳的銀手鐲,為他買了那台複讀機。
望著母親那被生活的艱辛弄得明顯粗糙的手臂,他心頭滾過一陣難言的灼熱――誰說母親什麼都聽不到?母親不僅看得到,更聽得到。
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他一個一個字地念給母親聽,母親孩子一樣幸福地聽著,仿佛自己中了大獎一樣,臉上溢滿了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