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中美解怨中南海!玄機猶係乒乓球(1)(3 / 3)

斯諾促成了尼克鬆的中國之行,他原是要準備為尼克鬆訪問北京寫一批報道的。但是他沒能活著見到這一切,他恰恰在尼克鬆啟程訪華的三天前因病去世了。

在他重病期間,毛澤東周恩來派去了中國最優秀的大夫組成的專家醫療組。由於斯諾所患的癌症已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中國的大夫們隻能盡力減少他去世前的痛苦。

斯諾夫婦上城樓,試探氣球越大洋

1970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國慶節慶祝活動。廣場早已人山人海,喧聲如潮。那個時代紅衛兵軍裝的綠色與標語口號旗幟的紅色,構成了天安門廣場的主色。

周恩來總理已經到了好一會,按名單能夠上天安門城樓的國家領導人們已經陸續來到。葉劍英來了。林彪和葉群也來了。黃永勝、李作鵬、吳法憲和邱會作四員大將也從電梯門裏出來,隻是神色不像數月前那樣大模大樣。天安門城樓上那個專供領導人使用的電梯一次接一次地升上來,送上這些舉足輕重的角色。

當埃德加·斯諾帶著夫人洛易斯·惠勒·斯諾走出電梯時,周恩來快步迎了上去。

“斯諾先生,歡迎您。”周恩來伸手跟斯諾握手。

“我真是第一個應邀上天安門城樓的美國人麼?”斯諾問著,棕色的眼睛透露出興奮的光。

洛易斯更是充滿了好奇心,喜悅地四處打量。天安門城樓雄渾莊嚴的建築造型,富於東方古典的藝術美,使她目不暇接。天安門屋頂四個垂脊,均裝飾有一個仙人和九個走獸:龍、鳳、獅子、麒麟、天馬、海馬、狎魚、獬、犭孔,這些雕塑,在陽光下璀璨奪目,使城樓增添了神奇色彩。

“毛主席讓我請您來的。您是中國人民真誠的朋友。”周恩來熱情地說。

斯諾流露出發自肺腑的激動:“34年前我穿過封鎖線去找紅軍,遇見的第一個共產黨領導人就是您。您當時用英語跟我講話,使我很吃驚。”

周恩來說:“我還記得我替您草擬了92天旅程,還找了一匹馬讓您騎去保安找毛主席。”

斯諾望了望眼前的周恩來,該是72歲了。當年在陝北第一次見到周恩來時,周恩來還沒滿40歲,個子清瘦,骨胳小而結實,下頦上蓄著又黑又茂密的胡子,又大又深的眼睛富於熱情,一笑就露出潔白的牙齒,具有領袖的自信與迷人的魅力。現在,顴骨凸了出來,兩頰凹了進去,眼窩很深,斯諾敏銳地感覺出那深邃而機敏的眼神中包含的憂慮與堅毅。斯諾覺得自己常為周恩來的魅力所吸引,說:“您安排我見毛主席,采訪紅軍,當時對西方新聞界來說是‘獨一無二’的。今天,讓我上天安門——”

周恩來馬上將話接了過來:“在中美兩國相互隔絕的情況下,您三次訪問新中國,今天還上天安門參加我們國慶盛典,對一個美國人來說,這是一件獨一無二的事。”

斯諾興奮地說:“我又有獨家新聞了!”

斯諾當年闖到陝北寫了將紅軍介紹給全世界的《西行漫記》,是獨家新聞。可是,斯諾在此時,還並沒有完全意識到毛澤東安排其上天安門的獨家新聞的重要含義。斯諾此時想得更多、更關心的是這個國家正在進行的那場“文革”。

1966年秋天,“文化大革命”的序幕拉開的時候,斯諾充滿了對中國形勢的焦慮。內戰已經結束,革命者已經取得了政權,但是國家經受了長期動亂的浩劫,被弄得窮困不堪,又麵臨外國的層層封鎖,這個以勤勞勇敢而著稱於世界的偉大的民族,正應該為了自己的生存與振興要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難,去逾越那些舊社會留下的無窮無盡的障礙,為什麼革命者內部又要開展你死我活的鬥爭?當斯諾從西方的報道中得知一批他敬仰的革命家劉少奇、朱德、鄧小平、彭德懷等竟然受到衝擊和批鬥的時候,他心焦如焚。他對友人說:“從這裏所能得到的消息來看,中國最近發生的事件是很難加以理解的。人們隻能憑著超感官的感覺來進行工作,而我的這種感覺又不太靈敏。”

斯諾很想再次來華訪問,曾用口頭與書麵的形式反映過自己的願望。他卻一直被拒而不納。他當然不知道,在中國外交部大院的大字報裏,有人將他的名字與“美國中央情報局派往中國的間諜”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