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風雲變幻非牆草!榮辱不驚胡喬木(3)(1 / 3)

毛澤東對他說的話,也很簡單:“你回到北京,少說話,多看看,多了解情況。”

就這樣,簡短地見了一麵,毛澤東就去忙別的事情去了。

胡喬木萬萬沒有想到,這竟然是他跟毛澤東的最後一次談話!

此後,當毛澤東回到北京,雖然胡喬木曾希望求見毛澤東,卻被江青擋駕了。

作為毛澤東多年的政治秘書,胡喬木畢竟對毛澤東充滿感情。雖說他這一生不知跟毛澤東見過多少次,但這最後一次談話實在太令人遺憾了。此後,他多次跟家裏人說起:“我最後那次見主席,怎麼會把要講的話都忘了講呢!”

這遺憾,永遠不可彌補。

自從這一次與毛澤東訣別之後,他的毛澤東的政治秘書一職也就畫上了句號——雖說自從他1961年8月向毛澤東請長期病假以來,政治秘書一職已名存實亡。通常,總是說他擔任毛澤東秘書25年,即從1941年2月至1966年6月。實際上是20年,即從1941年2月至1961年8月。

懷著深深的失落感遷出中南海

1966年6月初,當胡喬木剛剛回到中南海頤園家中,忽地接到通知,康生約他一談。康生有什麼事找他呢?

不久前,5月28日,中共中央曾發出《關於中央文化革命小組名單的通知》,任命陳伯達為組長,康生為顧問,江青、王任重、劉誌堅、張春橋為副組長。

康生,正是權重一時之際。他跟胡喬木寒暄了一陣,無非是“最近身體好一些了嗎?”之類。接著,他便進入正題,要胡喬木遷出中南海!

從1949年起,胡喬木便住在中國的政治中樞中南海,一住17年。如今,為什麼要遷出中南海?

康生所說的“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的:中南海要修路,頤和園裏你那房子要拆……當然,即使是那裏真的要修路,完全可以安排胡喬木住在中南海別的地方。然而,康生要胡喬木在中南海外找住處。顯然,這是要把他逐出中南海!

胡喬木從康生那裏回來,心境是沉重的。因為就在一個月前,就在中南海裏,發生了令人心驚肉跳的事,雖說他當時在杭州,後來才聽說:

那是田家英,5月22日接到通知,要他立即搬出中南海。5月23日上午,田家英悲壯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上吊於中南海永福堂!

田家英被安上了“篡改毛主席著作”的罪名。那是在他整理毛澤東的一份談話記錄時,刪去了幾句關於《海瑞罷官》的話:“《海瑞罷官》的要害是‘罷官’。嘉靖皇帝罷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們罷了彭德懷的官,彭德懷也是‘海瑞’。”這下子,深深激怒了江青。

就這樣,在“文革”大幕剛剛拉開之際,毛澤東的三位秘書的命運便涇渭分明了:

正直剛烈的田家英死了:

書生意氣的胡喬木靠邊了;

善於投機的陳伯達高升了。

據雲,當時為了毛澤東的安全,著手“清理中南海”。要胡喬木遷出中南海是江青的主意,但是她不便跟胡喬木談,由康生出麵。

於是,胡喬木由中共中央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幹部陪同,在中南海之外找房子。胡喬木看了十餘處房子,選中了天安門廣場附近一幢房子——那裏原是某國駐華大使館。他喜歡那房子有很大的書庫,可以安頓他數萬冊藏書。

就這樣,懷著深深的失落感,胡喬木離開了中南海……本來就沉默寡言的他,這時話更少了。

神情木然地站在天安門城樓上

胡喬木牢牢記住毛澤東在杭州的“一少二多”的叮囑:“少說話,多看看,多了解情況。”1966年6月6日,胡喬木派出身邊的工作人員前往北京大學,看大字報,了解情況。當然,光是聽聽工作人員的彙報,也不行。他也必須親自出去“多看看”。

上哪兒去呢?去兒子那學校吧——北京郵電學院。雖說他是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去“多看看,多了解情況”,不料卻從此埋下禍根——後來,他被這個學院的紅衛兵“盯”上了。

196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成立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的通知》,上麵印著胡喬木的名字,使胡喬木稍稍鬆了一口氣——

主任:劉少奇

副主任:康生、陳伯達、陶鑄

委員:李井泉、李雪峰、劉瀾濤、宋任窮、王任重、魏文伯、胡喬木、蕭華、

劉誌堅、張平化、熊複、王力、戚本禹、劉漢

雖說按照他的資曆,理應是副主任。不過,他能列名委員之中,表明他的政治境遇尚可。緊接著,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於1966年8月1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毛澤東主持了會議,寫下《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會議定於8月12日通過了《關於撤銷和補選書記處書記的決定》,沒有碰胡喬木:撤銷了彭真、陸定一、羅瑞卿的中央書記處書記和楊尚昆的候補書記職務,調陶鑄擔任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調葉劍英擔任書記處書記。而胡喬木呢?仍是候補書記——既沒有升為書記處書記,也未撤職,保持原職。

會議結束不久,8月18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第一次檢閱紅衛兵。

那天,胡喬木也上了天安門城樓,他的名字也出現在新華社的電訊之中。不過,他站在遠離毛澤東的地方,未敢走過去跟毛澤東說上幾句。他跟別人也幾乎不說話,隻是按規定的位置木然站著,如此而已。

胡喬木神情沮喪,是因為就在四天以前——8月14日,“中央文革小組”找他談話,進行了批評,指出他犯了一係列的錯誤:從《清宮秘史》、中共八屆七中全會、廬山會議直至《海瑞罷官》……8月15日,胡喬木不得不就以上問題寫了一份簡短的檢查,表了個態。這天晚上,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正式宣布:“我犯了錯誤!”

8月17日,胡喬木提出:收縮工作,精簡人員,搬家,縮小居住麵積,並要求到京郊四季青人民公社參加勞動。

8月18日,就在他上天安門城樓之際,他的父親胡啟東在北京八寶山的墓碑被砸。父親胡啟東晚年住在胡喬木家,於1957年2月病逝,葬於八寶山。他的墓碑,是由於右任的弟子、書法家胡公實寫的。母親夏氏也住在胡喬木家,後來死於肺結核。在“文化大革命”中,時興講成份,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胡喬木的父親胡啟東雖說是開明紳士、進步人士,在“文革”中被罵為“大地主”。自然,他的墓碑被砸了。胡喬木呢,也被斥為“大地主的孝子賢孫”。

胡喬木從天安門上下來,便忙著寫檢查。8月28日,胡喬木雖然已經處境維艱,還是收到了入場券,登上天安門城樓。他的表情,更為木然。

9月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對胡喬木停發文件。這是極為嚴重的訊號,意味著他從此正式“靠邊”了!

胡喬木也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提出降低工資,或把工資作為黨費上交。取消哨兵、廚師、專車。又一次提出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