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陳榮華的智慧(3 / 3)

“好吧,羅誌林同誌能夠主動站出來承認自己做了,這很好。這事兒到此為止,視察組也不再追究。不過,有些事兒我也就此說兩句。我們華國人重人情事務,重迎來送往,這種儀式,隻要適度,沒人會反對。但是,這種事所謂過猶不及,如果我們的領導幹部喜歡這種大場麵,那我們的事業還要不要做?”

“報告領導,我是衝白河鄉黨委書記秦應全,這事兒我也有錯,縣委羅誌林副書記給我說時,我並沒有覺得這有問題,反而有點欣喜,覺得這樣更加熱鬧,顯然我的思想裏還有嘩眾取寵的成分,我請求組織處分我!”

羅誌林都站出來檢討了,秦應全又怎麼敢躲在身後?

秦應全這一自請處分,就讓西嶺縣與敘州地委有點下不了台來。所以知情人都把羅誌林給恨死了!尼瑪,這是頂層首長要樹立的典型啊,被你羅誌林一句話,就把全國樹得最高最紅火的旗幟給砍倒了!?

所以在場之人最急的莫過於李迎軍了,但李迎軍雖然急,卻不知道如何辦。他這人有個弱點,就是缺少急智。

好在這時,終於有個人站出來說話了,這個人就是敘州地委常委、常務副專員陳榮華。

“李書記、張省長,各位領導,我來說兩句吧。西嶺縣與衝白河鄉這樣做,確實有嘩眾取寵、好大喜功之嫌,這說明我黨實事求是的作風還有待進一步落實、落實、再落實。

但到了衝白河鄉這個地方,這讓我想起了衝白河鄉的前任書記安嶺同誌,有些同誌可能不知,安嶺同誌算是我的小老鄉吧,五年前,我在安嶺同誌的家鄉青山縣望坡區鳳棲公社也即現在的鳳棲鄉擔任公社黨委書記。

因為安嶺同誌在《華夏文學》及《天西日報》發表了很多文學作品,我作為當地的父母官,既感覺到臉上有光又非常好奇,所以就趁著寒假期間騎著自行車去安嶺的家裏拜訪安嶺同誌,就是那次見麵,讓我舍去了一華而不實的東西。因為安嶺同誌的思維裏,時刻都懸掛著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弦。

當時,鳳棲公社的經濟麵臨著很大困難,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請救安嶺同誌,覺得他文章都寫得那麼好,說不定在發展經濟方麵也很有想法吧。還別說,安嶺同誌在這方麵真的是機變百出,大家想不到的辦法都能想到。這一點,我想衝白河的幹部職工更有切身體會,好像一切困難到了安嶺同誌那兒,都不是困難了。但是,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安嶺同誌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陳榮華講到這裏,做了暫停。而包括李全友等人,都在津津有味地聽著。所以這一暫停裏,張文廣就發言了:“陳榮華同誌,你賣的啥關子,安嶺同誌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快說呀!”

“嗬嗬,陳榮華同誌怕是想要領賞啊,同誌們,有錢的幫個錢場,沒錢的幫個人場!”李全友也起哄道。

李全友如此說,自然是花花轎子眾人抬之意。本來,羅誌林認錯後,李全友就總結陳辭把這事兒結束了,但心有不安的秦應全又站出來說了自己的錯誤並自求處分,如果再稍等,豈不是西嶺縣委也要站出來認錯了?

這時,李全友其實是非常著急的。他既要達到撥亂反正的目的,但又不能把這事兒搞得太僵,否則,就有可能完不成上麵交辦的任務。

見主要領導都很給自己麵子,陳榮華開始自圓其說:

“安嶺同誌最大的特點,就是心中永遠都裝著人民群眾!他考慮問題,都是從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譬如黨的一個好政策,到了人民群眾那裏,會出現哪些情況,我想,這個問題衝白河鄉的幫扶隊已經證明了。我們的一些幹部,雖然各方麵都不錯,但在這個關鍵的問題上,卻時有鬆懈。就這一點而言,我是非常佩服安嶺同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