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撲朔迷離的官場(3 / 3)

如果說周本強還有那麼一點點政治嗅覺,還知道抓緊這半天時間來視察一下縣糧食局,但最終又被自己的年輕氣盛扼殺了的話,那麼,行署副專員尹玉康,在某種意義不過是一隻米蟲罷了。

尹玉康與敘州地區其他副職領導一樣,在省委省政府視察組在敘期間,基本上是一步也不敢動,百分百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甚至連平時喜歡的串門與打電話聊天都省略了,誰知道什麼時候省領導突然到自己辦公室門前,或打電話召見自己啊。

省領導來視察什麼?這個問題,頗為玄奧。除了當位者有那麼幾個要思考這個玄之又玄的問題外,尹玉康與大多數按部就班升到副廳級的領導一樣,並沒有這個思維習慣,又或者哪怕腦子往這方麵思考了,但腦細胞又似乎不夠。

如果以安嶺的眼光看,可以毫不客氣地批評這個時代類似於尹玉康這樣的官員,或許,他們曾經在那個特別的年代十分崇尚鬥爭哲學,而且他們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不斷鬥爭而來的。但可以肯定地說,他們這種鬥爭,與後世官場的鬥爭相比,看起來要血腥一些,實際上卻簡單粗暴得多。

純粹的政治鬥爭,是不流血的,是微笑著把自己的敵人搞下去,別人還要對你感恩。也就是把別人賣了,別人還要幫你數錢。

這種極高境界的政治藝術,安嶺聽說過,從小說裏看到過,但他自己卻沒有經曆過。但這對安嶺同誌來說已經夠了,譬如剛到糧食局時楊素萍與劉原珍兩人的表現,如果在後世,不要說你自身不幹淨,哪怕你自身很幹淨,照樣把你收拾得欲哭無淚,欲上吊無繩。

尹玉康這樣的人,升官有兩個法寶。一是不斷地鬥爭,這在過去的年代裏是一個經驗;二是緊跟上麵的領導,而且特別會察顏觀色,一看風頭不對立即改換門庭,當然這也是尹玉康這種人安身立命之本。

但是,隨著國內政治的日漸成熟,尹玉康這種人的低能就逐漸顯現出來了。第一,他們善於鬥爭善於否定善於發動群眾,但卻不善於“善後”,不善於“發展”;第二,他們善於緊跟領導,可當領導被自己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時,他們便會感覺到無所適從,因為領導沒有給出帶有方向感的東西。

在新的時代,跟對人非常重要,但真要想做一顆官場長青樹,沒點真本事也不行。安嶺就曾聽說過一個故事,某市委書記,在42歲時就曾有提拔為副省長的傳言,但因為沒有跟任何人,竟然神奇地擱淺了,但在55歲臨近退休之前,上麵卻突然提拔其擔任副省長。這說明,老實人雖然也可能坐冷板凳,但卻不會永遠坐冷板凳,關鍵是你是否有那個能力。

尹玉康自己不覺得有啥事,但有人卻是一直關注著他的,這個人自然是我們的任大美女了。

而任玉芬關注尹玉康最大的方式,就是在省委省政府視察組把“蓋子”揭開之前,拒絕與尹玉康見麵。所以,任玉芬可以說是整個敘州行署縣級幹部中,唯一省委省政府視察組視察期間不在崗的幹部。

因為,此時她最大的擔心是尹玉康把那份報告甩到她的麵前。

或許有人會說,尹玉康把《報告》甩到任玉芬麵前也不合官場規矩啊!這個說法是有理的。但千萬別忘了,上級領導要把一個《報告》甩在你麵前,有無數的手段可用,譬如來一句:

“你這啥報告啊,能不能寫清楚點,能不能誰嚴密點?錯別字都沒改幹淨?拿去重寫!”

就這一句,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下屬遇到這事兒,都隻有吃個啞巴虧,而領導故意拖延的幾個月,或其中包含的諸多惡意,就被這簡單一招給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