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亦是全國機磚廠或水泥廠、礦山所避免不了的環境破壞問題。當然,兩人此時問估計是聯想到了大坑,但可能沒想到“破壞環境”這麼深遠。
“這個機磚廠,我對其預估的生命大概是10年。10年後,那個大坑將會建設成為一個麵積約5萬平方米,平均深度達10米的人工湖泊。
到時,這個湖泊不但能保證衝白河鄉的全部灌溉,其湖岸四周一定是鳥語花香,蝴蝶翩翩,湖水清清的景致,而且它一定會成為衝白河鄉最美的去處。這個地方,我為它取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蝴蝶湖!”
此時時間還早,安嶺根本沒說過“農家樂”以及後世旅遊的恐怖。
“哎呀,安書記,你這想象力真的絕了,這蝴蝶湖三個字一出,以後怕是人人都想來看一看啊。”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李青讚道。
“就是就是,等安書記這個蝴蝶湖建成之時,我一定來看看。”鄉企局局長魏福秀也跟著讚道。
魏福秀今年43歲,也屬於工農幹部。早年是初中畢業,先被招工,後又轉為工廠幹部,再後來就成了政府部門領導。
“承兩位領導吉言,這蝴蝶湖,衝白河鄉一定要將之建起來。”安嶺目光堅定地說道。
……
機磚廠剪彩,算是了卻安嶺一件心事;送走了《天西日報》的記者團,又算是了卻了另一件心事;但一封來信又將安嶺的思維拖入了龍南讀書的時光。
安嶺在進入大一時不講創立的“天西師大學生學科研究會”,在1980年的春天就掙到了15萬元的淨利潤。
這個利潤,還是在扣除各種開支、勞務後的收入。
在最初的時候,安嶺想掙這筆錢,是想據為己有的。在當時隻要運作得好,他自己留下也沒什麼問題。而且,這筆錢除非是去郵局查賬,否則沒有人能夠弄清楚確切數據。
但安嶺在之前那個寒假中,立下了走仕途拯救家鄉的理想,再加上安妮帶來的香港的好消息,前者讓他覺得不拿那個錢,身子幹淨一些更好,後者讓他底氣十足,他還拿那錢幹嘛啊,拿了那個錢,內心也有愧的。因為,那些錢,都是各地貧寒家庭忍嘴節約下來的錢。
所以當安嶺把這筆錢在“研究會”裏公布出來時,真的把大家驚呆了。有人說,我八輩子也掙不了這麼多錢啊。
在大家激動一陣過後,安嶺開始對這個協會進行規劃:
第一,這個協會,此後叫“天西師大教育研究會”,成員以各年級學生為主,除了《高中複習資料》這個打響的品牌外,還可以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學前培訓”,這個學前培訓是指教師前培訓,培養其教育教學基本功。對參與培訓合格的學生,發給“培訓合格證書”,表明其具備某門學科教學或輔導的能力。
第二,推薦培訓合格學生就近擔任“家教輔導老師”或每年3-6月在各地舉辦的“高考突擊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