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辦公室正規化建設(2 / 2)

好吧,不能下鄉也不要緊,安嶺不是那種一條道走到黑的人,他很善於調整自己。

他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搞一個“辦公室正規化建設”。

鄉鎮幹部是不是幹部?甚至,村長是不是幹部?後世有句名言,別拿村長不當幹部,是指村長的權利也大得很。

但凡是幹部,衣食住行站坐等,就有了一種“形象”,身上總是代表著什麼。譬如後世一些幹部貪汙腐敗,這就敗壞了幹部隊伍的形象。

安嶺要搞的“辦公室正規化建設”,其實就是打造衝白河機關的形象。

衝白河鄉政府大院的環境衛生問題,在拿到“東方貿易”的第一筆錢後,安嶺就開始了籌劃大院改造工程。

這個工程,就是大院的園林式改造。

對部分區域進行硬化,留下至少能停20部小車的停車場;其他地方,則通過道路硬化及園林式綠化的方式,營造出一種幽雅安靜的味道。

而這種大院內部的整修,前後花了一個多月,除了水泥、石材、河沙等建材必須購買外,普通泥土,包括人工,全部由鄉幹部義務勞動解決。

大院這種公共場合的問題解決後,就是每個幹部的個人辦公室了。衝白河鄉幹部,這種“家帶店”的方式,其實是最早工農幹部的做法,走到哪裏,坐下就開始工作,而工作累了,鋪蓋卷打開就可睡覺。

這種辦公場所,到了90年代後,便紛紛被窗明幾淨的新辦公大樓給取代了。

但安嶺什麼事都會做,卻不會做這種出頭鳥。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這種首先改變辦公場所的做法卻容易遭到人們的詬病。

不過,這種大的改變不做,不表示小的方向就不做了。此時,三幢樓的一些破損之處已經補好,而且另刷了一遍白灰,看起來整個鄉政府的氣象還不是錯的。

現在差的在內部,即每個幹部的辦公室,其形象都比較差。

這個差,倒也不能說不幹淨不衛生,自從安嶺擔任了一把手後,衝白河鄉幹部也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把自己的小窩搞得還是比較幹淨的。

這個差,主要表現在沒有標準,沒有規範,你這樣擺設他那樣做擺設,看起來不是一個鄉政府的整體,而是各自為陣。

所以,安嶺決定對其進行進行一番提升,名稱就叫“辦公室正規化建設”。

其一,桌椅擺法統一,桌麵鋪以白色塑料布,以圖釘壓好;辦公人員改過去正麵臨窗一律側麵臨窗,麵朝大門,自坐一角。

其二,辦公人員自身背後牆上懸掛華國地圖、天西省地圖(此時沒地區地圖或縣地圖出版);

其三,桌麵擺設:工作銘牌,上標姓名職務;筆筒,鋼筆、圓珠筆各具;辦理的文件及文件夾清理一致齊整;桌麵任何時候都禁此擺放飯碗、酒瓶及其他個人生活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