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培訓結業(1 / 2)

“尼瑪,這個,太猛烈了吧!”安嶺看到編者按,說要連載10天,全文共9萬字時,把自己都嚇了一跳。在華夏,哪怕主席也沒有在《華夏日報》發表過9萬字長文的記錄啊,自己,這真是破天荒了!

而且,最讓安嶺高興的,是《華夏日報》編者按給安嶺的定位:“天西大學經濟學碩士,天西省西嶺縣衝白河鄉黨委書記、鄉長,年輕經濟學家”!

年輕經濟學家!這屬於安嶺自夢境醒轉以來,官媒對自己給出的最高評價了!

幾乎是瞬間,天西省,西嶺縣,衝白河鄉,安嶺等字眼,被全國所有黨政幹部和十億人民給牢牢記住了。

至於衝白河鄉的幹部群眾,更是奔走相告,他們的書記鄉長,是全國最牛的那一個。

其實,這事兒隻是張文廣覺得很有意思,有如“醍醐灌頂”的感覺,以私人身份傳給何書記,潛意識中也帶有炫耀之意,有如最早《華夏文學》那個編輯現任主編陳廣文一樣,向同行或同伴小小地炫耀一下,自己這二分自留地上,長出了一朵奇花呢。

但天西一號在拿到這個講稿之後,怎麼敢隻自己欣賞,他在看了兩遍並仔細思考後,果斷決定上報給帝都。

因為,帝都可是時時刻刻都關注著安嶺這個小家夥的。

而帝都主要領導在看了這個講話稿後,本來決定走文件係統傳達給各地“公社改鄉”領導小組的,因為安嶺這個講稿,對於統一思想有極共重大的作用,可以說,它順延了、縱深了、落實了中央在“公社改鄉”方麵的主旨與理論依據。

但大首長在閱讀了這個講話稿後,卻提出了不同看法,“走文件,隻有領導幹部能夠看到。我建議,《華夏日報》全文照發,讓每一個人都看見。因為安嶺這個講稿裏所講的,不正是對中央精神的創造性理解麼?”

如果安嶺聽到大首長對自己這麼高的評論,肯定會無地自容。自己這不過是夢境重生,借助了夢境裏十數億國人幾十年的實踐經驗,包括您老人家在後期的講話精神呢。

這事情,看起來已經到頂點了,安嶺也該退位了,但事實並不如此簡單。好在這是後話,現在的安嶺,喜氣洋洋中沒忘了自己的責任。

他當即組織全鄉幹部職工,討論他製定的《衝白河鄉五年計劃及遠景規劃》。是的,最後安嶺的定名就是這個。

與其他同類文件不同之處在於,其他地方的“五年計劃”往往以項目帶動,寫得較為詳細,而“遠景規劃”則寫得較為虛幻,大體上相當於願景;而安嶺的方案,“五年計劃”非常詳細,但“遠景規劃”也非常詳細。在“遠景規劃”裏,安嶺明確把衝白河鄉定義為“茉莉花海旅遊勝地”,其中提到了很多具體的內容要求,譬如民居、村莊道路、地方文化、文藝歌舞等,通過字裏行間,看這個方案的人,就能感受到未來衝白河鄉的異常美麗。

“安書記,你把衝白河設計得這麼美好,不知我這把老骨頭能否活到這個時候啊?”黨委討論,已經很少發言的祖桂良感慨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