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農業局長的發難(1 / 2)

但華國的農民百姓,卻大多害怕官員,一是華國傳統官員的官威,什麼“殺威棒”、“回避”、“肅靜”等影響力太大;二是官員在處理民間事務時,秉持不公,吃相難看,導致大多數百姓對官員十分反感。

然而與這個現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某家出了一個官員,十鄉八裏都會去巴結、朝拜,都想以此沾上點什麼。

這也說明,華夏的百姓,數千年來是活在官員的陰影中的。

胡賓是知道安嶺的脾氣的,所以安書記叫他坐下吃,大家便一起開動。四個人的食量不小,差不多把生產隊長家準備的吃食全部整幹淨了。

吃完要告別,安嶺摸出一張“大團結”遞給隊長家的小孩,道了一聲謝。眾人才一路下山。

安嶺這種特立獨行的招數,徐維綱看到很吃驚,胡賓也多少有點吃驚,惟有萬元康是一臉平靜。

差不多一個月來,萬元康已經遇到十次以上這種機會了,每次都是安嶺給錢。萬元康可不可以給?萬元康當然可以給,隻是他的工資像這種給法,要不了幾次就得喝西北風。

“我不過是在給百姓傳達一些理念,勞動創造財富的理念,等價交換的理念,勞動有價的理念等。”萬元康也問過,但安嶺每次都這樣回答。

當然安嶺也不是每次都要吃好的。如果到了某個農家,正是飯點時間,安嶺差不多也是端起碗就吃,不管鍋裏是玉米粥也好,或是豇豆稀飯也好,或是桌上隻有一盤泡筍子也好,吃完飯後,要麼給一塊錢給兩塊錢,意思意思而已。

最初安嶺給錢時,農民都不要,但安嶺卻說,“如要日子長久,該要的還是得要。”意思是你收了這次,我下次說不定還來你家,如果你不收,下次我就不敢來了。

當然也有不收的,安嶺也不勉強。隻不過他會把錢交給大隊長或生產隊長,命令他們把錢給農家。

所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並不是不與群眾在一起生活,而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幹部要力爭做到公平,不能以勢壓人,以權亂吃亂拿。

離開生產隊長家後,安嶺騎上參賓騎來的自行車,飛也似地向山下騎去。那速度,特別是那在石梯上如履平地般的騎行技術,一下子把包括徐維綱在內的三個家夥給驚呆了,安書記這是啥級別,啥高手啊!

……

當安嶺回到公社時,已經下午2點過。縣委書記馬德平等視察組的人正坐在公社樓房一角的大榕樹下每人一把扇子煽風乘涼。

當然,祖桂良等公社主要領導也在現場。

如果說,過去的祖桂良是不太待見安嶺的,或者是“看不起”安嶺的,現在,祖桂良是巴不得安嶺快點回來,因為祖桂良實在受不了視察組的追問,而其他人雖然也能回答一些,但那答案顯然不能讓縣委視察組滿意。

其實祖桂良手上也是有殺手鐧的,那就是安嶺留給他的三份文件,隻要拿出來,保證能應付眼前的麻煩。但祖桂良雖然固執,甚至有著自己的私利,但他也有自己的驕傲,他還不至於直接拿出那些東西來,因為那是安嶺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