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也常用於心火肺熱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癤、痱毒和痤瘡等。食用百合不但可起輔助治療作用,而且可使皮膚變得細嫩,富有彈性,減少皺紋。對於因內熱引起的大便秘結,小便赤熱,服用百合有清內熱、利二便的功效。
百合還可加冰糖、大米等煮成百合粥,有潤肺、調中、鎮靜、止咳、養陰、清熱的作用,對肺弱、肺癆、咳嗽、咯血、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婦女絕經期神經官能症、癔症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百合加杏仁製成百合杏仁粥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適用於病後虛熱、幹咳勞嗽;加杏仁、赤豆、白糖等熬成百合杏仁赤豆湯,有潤肺止痰、除痰利濕作用,適用於痰多咳嗽、喘息、口幹、小便不利等症;百合還可加糖熬成糖水百合,對病後餘熱未清所致的虛燥不眠有療效,對肺燥幹咳、痰中帶血患者亦適宜。幹百合200g研碎,另用大棗6枚煮爛,去核,加紅糖後倒入百合粉中煮成糊狀,添入糯米粉做成彈丸湯圓,有健腦、益智、扶衰、抗老、開胃醒脾的作用,是癌症患者的康複佳膳。
百合的服用視其不同的用途,而有不同的服用方法。
(1)做食品
多以鮮品為主,也可用其幹品。先除去其須根,洗淨,剝取鱗片,以水浸泡一些時間,其間多換幾次水,以減輕其苦味。可以單獨蒸食,每次10—30g;也可與米同煮,煮成粥食,或配其他藥品、食品,煮成湯、羹等食用。此外,鮮百合也常常與其他蔬菜一起被烹飪為菜肴。
(2)做藥品
百合既可以內服也可以外用。內服主要入湯劑,每次10—30g。如用於潤肺止咳則多蜜炙用,而用於清心安神則多生用。如用於瘡癰、濕疹等則多用百合的鮮品,適量搗碎外敷。
百合無論是作為藥品還是作為食品,並不是隨意、隨時、任何人都可以用的。有些人服用以後,不但無效,反而會出現腹瀉等副作用。因此,百合的服用須注意以下事項:
一是百合為甘寒滑利之品,藥性偏於寒涼,有一定的滑腸通便作用。因此,對於素來脾胃虛弱、腸胃虛寒、經常腹瀉的人,就不宜用百合,以免引起或加重腹瀉。即使是本來腸胃功能正常之人,因各種原因而引起腹瀉時,也應不用百合,所謂“中氣虛寒,二便滑泄者忌之”。(《本經逢原》)
二是百合雖然能用於咳嗽人群,但主要用於陰虛之慢性咳嗽,而不能用於一般的風寒咳嗽。因風寒咳嗽的治療宜散、疏、宣,而忌收、斂、潤。而百合全無宣散之性,而具潤養之功,用之反而會造成“閉門留寇”,而使咳嗽更難治療,甚則加重咳嗽,變生他故,故《本草求真》指出百合“初咳不宜遽用”。
8.蓮子:滋補脾胃
蓮子是一種以補為主,以收為輔,兼有一定清熱作用的藥物和食品,應用廣泛,喜食者甚多,人們既可在家自己製作蓮子食品,也可在飯店的餐桌上品嚐由蓮子做成的美味佳肴。可以說,蓮子是一種價廉物美,集養生、抗病治病於一體的上等補品。
蓮子係睡蓮科植物蓮的成熟果實,蓮為多年水生草本。
蓮子以蓮之種子入藥,因具花單生節上,果實生於花托內。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指出:“蓮者,連也,花實相連而出也。”故名蓮子。以其形狀和生長特性而命名蓮子的別名很多。蓮子異名有蓮實、藕實、水芝丹、澤芝、
蓮逢等。
蓮子為食、藥兩用滋補品,其主要功用為養心安神,補脾止瀉,益腎固精。蓮子去皮,生嚼能除煩止渴,澀精和血,止夢遺,調寒血,治心腎不安、心悸失眠、遺精等。蓮子煮食可治脾泄久痢,調養腸胃,可強身明神,延年益壽。蓮子可與其他藥物配伍以加強藥效,如蓮子加酸棗仁、黃芪等製成棗仁湯,可治虛弱、心動而神不安等症。蓮子加人參、茯苓、白術等製成參苓白術散,可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泄瀉不止等症。蓮子加麥冬、黃芩、地骨皮、人參等製成清心蓮子飲,可治心腎不安、勞傷白濁、幹渴溲少、心火上炎等症。蓮子加豬苓、澤瀉等製成蓮米散,可治老人五更寒。蓮子加巴戟、補骨脂、山茱萸等製成蓮實丸,可治泄瀉、滑精等症。蓮子還可煮成各種藥粥,對滋補身體甚有益處。如蓮子加紅棗煮成紅棗蓮子粥,能強心益脾、安神降壓、補血通脈,常食可加強心髒功能,促進血液循環,穩定血壓,增加食欲,安神入睡。蓮子加山藥、葡萄幹等製成山蓮葡萄粥,可補脾益心,適用於麵目黃白、乏力倦怠、瘦弱、腹脹便溏等。蓮子加薏苡仁、冰糖、桂花等製成薏米蓮子粥,能健脾祛濕,清熱益心,適用於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女子帶下過多、濕熱上蒸而致心悸失眠等症。蓮子加龍眼、紅棗、糯米等製成龍眼蓮子粥,能益心寧神,適用於心陰血虧、脾胃氣虛而致心悸、健忘、麵黃肌瘦、便溏等症。蓮子加金銀花、白糖等製成銀花蓮子粥,能清熱解毒,健脾止瀉,適用於熱毒內擾、暴瀉、痢疾、發熱、肛灼、心煩等症。蓮子加大米、冰糖等製成蓮子粥,能益氣力,除百疾,厚腸胃,固精氣,強筋骨,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止渴去熱,補中養神,平靜性欲,輕身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