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誰都希望有個好標簽(2 / 2)

曹操麵無表情地繼續發問:“那麼,你的老婆孩子怎麼辦呢?”

陳宮依然不動聲色地回答:“我聽說施仁政於天下的人,不絕人之嗣。我老婆孩子的生死存亡,也是取決於明公您啊!”

陳宮的這一套說服策略真是十分高明!他沒有破口大罵,指責曹操以家人的性命來脅迫自己。他也沒有苦苦哀求,請曹操放他的家人一條生路。而更重要的是,盡管曹操以家人的安危來威脅他,陳宮依然做到了不亢不卑、綿裏藏針,沒有屈服於曹操的淫威。

陳宮使用的這種策略叫做“標簽約束”。

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必然要受到這個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和約束。此時雖然是亂世,但“忠、孝、仁、義、禮、智、信”這些主流的價值觀念依然深得人心。盡管很多人在心裏並不認同這些價值觀念,甚至在現實中通過違背這些價值觀念獲得了豐厚的物質利益,但在公開場合,還是不敢大肆反對這些價值觀念。而像曹操這樣要收攬人心,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更是需要在表麵上將這些價值觀念奉為圭臬,以此來烘托、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

所以,這七個字就像七個標簽一樣,牢牢約束住人們的公開行為。陳宮知道,處在曹操今日的狀況下,他不可能沒有覬覦天下的雄心,所以他才說:“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不傷害別人的雙親。”

如果曹操殺害了陳宮的母親,那就是違背了“孝”這個標簽。那麼,天下人就會認為曹操是個兩麵三刀的人,嘴上口口聲聲說要以“孝”治天下,實際行動卻截然相反。曹操當然不想因為殺一個無足輕重的陳母而影響自己的光輝形象。

所以,當陳宮很淡然地說“我老母親的生死存亡,一切都取決於明公您啊”,答案已經不言自明。看上去陳宮把生殺大權交給了曹操選擇,但曹操在“孝”的標簽約束下,其實別無選擇,隻能善待陳宮的母親。同樣,陳宮也通過“我聽說施仁政於天下的人,不絕人之嗣。我老婆孩子的生死存亡,也是取決於明公您啊!”把“仁”的標簽貼給了曹操。而一個被貼上“仁”的標簽的人,隻能按照“仁”的價值內涵行事,不能作惡。

曹操決不是心慈手軟的人,他也不是沒有殺過人,但陳宮這兩句話卻束縛了他的手腳,讓他不得不表現出“孝”與“仁”的一麵。曹操隻能按照“標簽”的要求,吩咐將陳宮的母親、老婆、孩子全部送到許都自己的府上,好生侍奉。如果有怠慢者,定斬不饒!

陳宮聽曹操這樣安排,知道自己的說服策略已經奏效,也就微笑著坦然赴死。陳宮高興的是,自己在臨死之前,終於成功地贏了曹操一回。

而曹操似乎也沒有損失,盡管他沒能讓陳宮屈服,但他善待厚養敵對者的家屬,也給他的名聲增添了異樣的光彩,這也符合他一貫以來的資源配置運用的原則。

處理完陳宮,接下來就該處理呂布了。

曹操端坐在白門樓之上,吩咐劉備坐在一側,關張二人則在劉備身後站立。

呂布被五花大綁,送到曹操跟前。宋憲、魏續下手極狠,將呂布綁得很緊。這也是擔心呂布一旦脫困,後果不堪設想。

呂布衝著曹操說:“綁得太緊了,還望明公鬆上一鬆。”曹操嗬嗬笑道,說:“綁縛猛虎,怎麼敢鬆鬆垮垮呢?”

呂布說:“綁得這麼緊,說話太費勁了。”

曹操向來是個得意忘形的主兒,看到曾經不可一世的呂布竟然在自己麵前搖尾乞憐,不由心情大快,對旁邊的主簿說:“那就給他鬆上一鬆。”

主簿連忙表示反對,這也是因為對呂布的一貫看法。曹操笑了笑說:“我本來要給你鬆綁的,可是主簿不同意啊。”

呂布當然知道這是曹操的托詞,什麼主簿不同意,到底是主簿聽你的吩咐,還是你聽主簿的吩咐啊?

呂布縱目四顧,瞅見了坐在一旁的劉備,仿佛撈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心理感悟:標簽是踏上他人心靈之路的特許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