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智囊全集下(6)(2 / 3)

武宗皇帝到了南都後,又傳下聖旨,命令泗州進獻幾十名善長歌舞的美女,這是因為宮使們懷恨汪應軫而使的報複手段。汪應軫上奏說:"泗州的婦女沒有才藝姿色,而且最近大都逃亡了,沒有辦法應詔。隻有進獻過去所招募的采桑養蠶婦女若幹人,如果蒙皇上收納到宮中,使他們采桑養蠶,實在有補於王化。"武宗皇帝看了汪應軫的奏書,隻好下詔泗州暫停進獻美女。

沈(?-口+山)世宗皇帝當幸楚,所從水道,則南京具諸樓船以從,具而上或改道,耗縣官金錢;不具而上猝至,獲罪。尚書周用疑以問工部主事沈(?-口+山)(字子由,吳江人)。(?-口+山)曰:"召商需樹於龍江關,急驛上所從道,以日計,舟可立辦。夫舟而歸直於舟,不舟而歸材於商,不難也。上果從陸,得不費水衡錢矣。"中貴人修皇陵,錦衣朱指揮者往視。(?-口+山)乘間謂朱曰:"高皇帝製:皇陵不得動寸土,違音死。今修不能無動土,而死可畏也。"朱色懾,言於中貴人而止。

“譯文”

明朝嘉靖年,世宗皇帝想往湖北安陸祭其生父之陵。如果走水道,南京就需要準備各種樓船以聽從朝廷的派遣。但若準備了皇帝又改道,就要耗費縣府的金錢;不準備的話,皇帝突然來到,就要獲罪,因此吏部尚書周用對此拿不定主意,問於工部主事沈(?-口+山)。沈(?-口+山)說:"可以召集商船泊於南京西邊的龍江關以待運木材,並急命驛站探聽皇帝所經過的道路。每天都進行傳報,如有消息,可以再立即操辦舟船。如果皇帝乘船走水路,我們讓這些舟船服役後再計算工錢發給他們1;如果皇帝不乘船走水路。我們就把木材歸還給商人,這件事便不難處理了。而且,皇帝果然從陸上行走。還不費朝廷國庫的銀錢呢。"

有宮中太監來要求修皇陵,錦衣衛的朱指揮也一同來視察。沈(?-口+山)找一個機會對朱指揮說道:"當初,太祖皇帝留有詔令:皇陵不得動寸土,違者死。現在修皇陵不能不動土,而死是可怕的呀。"朱指揮聽後麵露懼色,勸說宮中太監停止了修皇陵。

範?景藩役興,王舟涉淮。從彭城達於寶應,供頓千裏,舳艫萬餘艘,兵衛夾途,錦纜而牽者五萬人。兩淮各除道五丈,值民廬則撤之。?傍廬置敝舡覆土板上,望如平地,居者以安。時諸郡括丁夫俟役,呼召甚棘。?略不為儲待,漕撫大憂之,召為語。?謾曰:"明公在,何慮那?"漕撫怫然曰:"乃欲委罪於我。我一老夫,何濟?"曰:"非敢然也。獨仰明公,斯易集耳。"曰:"奈何?"?曰:"今王舡方出,糧缸必不敢入閘。比次坐侯,日費為難。今以旗甲守舡,而用其十人為夫。波利得僦直,趨役必客,第須一紙牌耳。"曰:"如不足何?"曰:"今鳳陽以夫數萬,協濟於徐,役畢必道淮而反。若乘歸途之便,資而役之,無不樂應者,則數具矣。"都禦史大喜稱服。?進曰:"然而無用也!"複愕然起曰:"何故?"曰:"方今上流蓄水,以濟王舟,比入黃,則各閘皆泄,勢若建瓴,安用眾為?"曰:"是固然矣,彼肯恬然自去乎?"曰:"更計之,公無憂。"都禦史歎曰:"君有心計,吾不能及也。"先是光祿寺劄沿途郡縣具王?,食品珍異,每頓直數千兩。?袖《大明會典》爭於撫院曰:"王舟所過州縣,止供雞鵝柴炭,此明證也。且光祿備萬方玉食以辦,此窮州僻縣,何緣應奉乎?"撫按然之,為谘禮部。部更奏,令第具膳直每頓二十兩,妃十兩,省供費巨萬計。(邊批:具直則宵小無所容其詐矣。)比至,?遣人持錠金逆於途,遺王左右曰:"水悍難泊,唯留意。"於是王舟皆窮日行,水漂疾如激箭。三泊供止千三百,比至儀真,而一夕五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