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中央若是不垮掉,那大清還是有希望的……那麼,若是南遷呢?”老人不同意,也不敢同意趙烈文的話。泱泱三百年大國,豈是說沒就沒了的?即使是像以前的東晉,南宋,出現半壁江山的局麵也是行的。
“臣認為,大清不能出現南宋那樣的局麵,恐怕……要徹底滅亡。臣估計,按照這樣的局麵最多拖不過五十年……”趙烈文一字一句,艱難道。身後的冷汗濕了衣衫,他已經猜測到麵前這位受萬人敬仰的大人會如何訓斥自己,可他還是要說,將自己的見解說出來。
可事情卻和趙烈文所預料相反,老人閉上雙眼,端著茶杯的手微微顫抖,突然睜開雙眼,綻放異彩:“烈文,我大清每位君主品德尚好,國運昌盛,又有老天庇護,還經曆過康乾盛世,總不至於此吧?”
趙烈文又如何不知道老人是什麼意思。歎息道:“不管君德如何的好,善,與惡是不能相互抵消的……”望了望麵前的大人若有所思的樣子,又道:“當初太祖是因吳三桂和李闖雙雄爭霸之時趁虛而入,才鑽了空隙奪了城池,進城後各地屠城數十日,這樣的殺戮還不重嗎?這樣的殺戮不管我們的皇上恩澤再好也是彌補不了的呀。”
老人的眼神再次暗淡下去,如同受傷的小孩,微微歎氣。
“況且,我認為上蒼賜予我們大清的恩澤,便是康乾盛世,如此大的恩惠還不夠嗎?如今恩澤用完,惡報便是以大清的覆滅為代價……”
老人擺了擺手,憂心忡忡,“烈文,你說的世風日下,我又怎不清楚,我比誰都清楚……我畢生之所為便是要補這大清腐敗頹廢之風氣。”
“曾大人,可這大清的天,早已是千瘡百孔,您一人,補得完嗎?”趙烈文反駁道。
老人沉默不說話。早時,他心底便開始擔心這個問題,但他覺得朝中皇上聖明,親王聰慧開明,太後也非常之威武,再加上左宗棠李鴻章這兩個左右臂,及旗下眾多為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能者之士,自己傾盡畢生心血的國家怎麼會滅亡呢?
趙烈文的聲音又響起:“正如一塊破舊不堪,千瘡百孔的破布,您是想要一一填補,還是毀掉再織一張的好?”
回想到這裏,趙烈文睜開雙眼,打開窗戶望著天際的那輪明月,它映照著神州大地上每個王朝的興盛,又目睹多少國家的衰亡。它依舊清清冷冷的掛在當空。正道是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輕紗般的皎潔在相框邊緣鍍上一層白霜,趙烈文低頭,神色無比柔和,撫摸照片中的人,又凝視著中間正坐的白胡子老人,若不是那位大人,對大清的忠心耿耿,效犬馬之勞保其江山社稷。這國家恐怕早已土崩瓦解了吧?照片右方寫到:同治七年,攝於富厚堂。趙烈文,啟文,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