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丨上朝(上)丨(1 / 2)

還有兩章,晚上補

第二日,文武百官上朝,張瑞先行在殿外候著。不多時,便從殿內傳出聲來:“宣南潞王張瑞進殿!”

張瑞趕忙整理衣冠,在專職太監的引導下進了殿,踩著碎步走到群臣前排,略微落於太師張天德所列之處小半步的位置跪了下去:“臣張瑞叩見陛下。”

這南潞王盡管是地處偏遠,又過於年少,但終究有著王爺爵位。加上此次奉旨進京,受此召見也屬正常,眾臣倒沒有怎麼奇怪。但接下來周武帝的話,卻是讓他們大大出乎所料了。

“南潞王年少有為,此次宣他進京,朕是寄予厚望。雖然我大周朝二百餘年來,在曆任先皇精心治理下,日益國富民強。特別是近年來,連續的大豐收,讓倉庫米粟堆積,布匹錦緞更是數不勝數,國庫也比朕即位之時充盈數倍。”周武帝似乎在自顧自的稱讚著他的政績,但是越是如此,各大臣卻是越緊張。

果不其然,周武帝話鋒一轉,猛的拍了下龍椅,“各位愛卿是否以為現在國泰民安,就應該極盡奢侈之風,以貪圖享樂為榮?”

就在這時,站在周武帝身後的陳公公領指揮著小太監抬出一麵明鏡,並數盒糖果放到了殿上,恰巧就離張瑞不到一丈距離,各位大臣也能看得清楚。

周武帝的這一手,張瑞曾經考慮過,卻沒有想到周武帝真的采取了這種方式。很明顯,自己作為罪魁禍首,必然成為靶子,就算朝堂上被遮掩過去,以後也難免不受怨恨。偷偷看了眼昌平王,卻見其正經而立,並沒有多大的表情。祖父知道?張瑞心裏不禁產生了這麼一個念頭。那麼不告訴自己的原因是什麼?

“這琉璃坊的明鏡,倒當真稱得上明鏡二字,朕初見,也是歡喜得緊啊。不過,這甜味齋糖果,朕就實在想不通了,值得各位愛卿動用數千金去爭搶嗎?當年高祖皇帝,修一看台尚因數千金的花費而放棄。各位就為了區區口頭之享受,便要花費巨資去爭搶個頭破血流不可嗎?”

“陛下高瞻遠矚,臣等不及。”卻見一年邁老者站了出來,“臣認為,這等奇淫異巧應當明令禁止。如若任其發展下去,則亂民心,傷國氣。就如同商業一般,天下百姓均向利,那再沒有踏實務農之人,而農業才是國家之根本。如此奇淫異巧的存在,對我大周朝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使人玩物喪誌。”

說話這老者張瑞昨日倒也見過,聽其談話也並非如此呆板的人,想不到卻是個老頑固。周武帝的政策,張瑞不敢說了解得完全清楚,但是對於周武帝大興商業這點上的決心,卻是絕對不懷疑的。特別是如今風調雨順,農業上的豐碩,更是讓商業更加繁榮,才最終促使現在的大周上上下下展現出昌盛的景象。

“尚老司徒的話,朕覺得頗有道理,不過商業不興,則物流不通,我大周之地大物博的優勢就無法體現,各地百姓也難以過上好日子啊。”對於尚可忠借著自己的話,又想提出禁商的老話題,周武帝倒是能夠預料。三言兩語的一番推脫後,周武帝又將事情的本身局限到了奢侈浪費上來。

好幾個守舊人物緊隨尚司徒身後勸言禁商,都被周武帝連消帶打的給帶了過去。張瑞就越發感到奇怪了,按說周武帝從即位不久就開始興商業,十數年來,以江南三郡為首的財閥早就是以財富躋身為大周的新興權貴。再加上開科舉士,朝堂的庶族官僚也是占了不小比例。不說那些傳統世家貴族的勢力都有所削弱,沒想到頑固守舊的勢力竟然還能在朝堂有所發言勸。

這到底是唱的哪一出戲?居然沒有新興勢力出來與尚司徒等人辯駁一番。張瑞實在有點想不通透。

“朕這麼多年,在各位愛卿的輔佐之下,使得大周王朝一日比一日興盛。在此,朕得感謝各位愛卿。”周武帝說這番話時,居然嚴肅之極,“你們用自己的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朕不攔你們。朕也沒有規定你們這些國家的功臣,就隻能去過寒酸的生活。農夫多打幾鬥米,尚且想去娶個小妾。各位愛卿為國家效力多年,享享福,玩樂一下,朕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