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成吉思汗才說:“你的兒子木阿禿幹戰死了,我命令你不許哭泣!”察合台聽到這個噩耗,幾乎失去自製力,但他不敢違命,竭力克製痛苦而照常飲食。事後他借故獨自跑到野外,暗地裏哭了起來.一泄心中的鬱結。待心中好受了些,才拭幹眼淚回來。
成吉思汗的大軍繼續向劄蘭下屯駐的哥疾寧進軍。劄蘭了軍內部派係眾多,在八魯灣之戰勝利後,他們搶到了許多戰利品,在分配這些東西的時候,各派之間發生了矛盾。
阿明滅裏和賽甫丁阿黑剌黑為爭奪一匹阿拉伯馬而爭吵起來,阿明滅裏竟至用鞭子抽打了賽甫丁阿黑剌黑的頭,劄蘭丁偏向阿明滅裏,賽甫丁阿黑剌黑感到委屈,一怒之下在夜裏率部離去。
劄蘭丁的人馬驟減,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是成吉思汗的對手,便匆匆撤出哥疾寧,退往申河,今天的印度河,企圖渡河逃奔印度。
成吉思汗抵達哥疾寧時得知紮蘭丁逃跑的情況,迅速帶兵追趕。申河岸邊,劄蘭丁正在準備船隻,組織渡河,蒙古軍已經追上來了。
成吉思汗指揮蒙古軍從四麵八方將劄蘭丁圍住,他們圍成一把弓子一樣的半圓形,申河像是那弓上的弦,太陽升起時.算端劄蘭丁發現自己已處於水火之中。
成吉思汗企圖生擒劄蘭丁,所以下令不許向他射箭。劄蘭丁背水作戰,阿明滅裏的右翼軍蒙古騎士的衝擊下.很快被擊敗,他倚仗自己的快馬向白沙瓦,今天的巴基斯坦西北部與阿富汗交界處的地區和城名,方向逃去,但被蒙古軍阻住去路,中途斃命。
左翼軍也被殲滅了,最後隻剩下劄蘭率領的中軍700人堅持血戰。他一次又一次組織軍隊向蒙古軍衝擊,從清晨一直戰鬥到中午,但由於人少勢單,無論如何也無法突圍。
蒙古軍步步進逼,使他的活動地盤越來越小,當他看到繼續抗爭已完全徒勞無益的時侯,便退下來換上一匹新的戰馬,然後奮力向蒙古軍衝去,迫使他們後退,接著又突然掉轉馬頭,背負盾牌。
手握大旗,從懸崖躍入申河,遊向對岸。看到這個情景,成吉思汗吃驚地一手捂住自己的嘴,一手指著漸漸遠去的劄蘭下對兒子們說:“生兒當如斯人:他既能從這樣的戰場上死裏逃生,日後定能成就許多事業,惹起無數亂子。”
劄蘭丁為使他的妻妾子女免遭俘虜之辱,在他渡河之前全部被投入河中,隨同沉入河底的還有無數金銀珠寶。
為了徹底消滅對手,成吉思汗遣將渡過申河,深入印度去搜尋劄蘭丁的下落,但一直沒有找到,隻好回師。當時劄蘭丁確實在印度各地活動,後因不容於德裏算端,不得不離開印度前往波斯。
在那裏他領導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複國運動,一度頗有成效,但在1231年還是敗亡於蒙古軍的再次西征。
申河之戰以後,成吉思汗分兵數路追擊殘敵。他認為哥疾寧將來可能為敵所用,幹是派窩闊台前去,以檢查戶口為由盡驅居民出城,殺掉了除工匠以外的一切人。
原先拖雷未曾大肆屠殺的也裏城,這一次重被攻陷,蒙古軍殺掠焚燒七天,相傳死者達一百六十萬人。馬魯、巴裏黑等城也再次遭到蹂躪。
1222年初秋,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回到撒麻耳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