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不台率領著浩浩蕩蕩的蒙古大軍班師回國,成吉思汗組織先期回國的大軍,熱烈歡迎他們凱旋歸來。成吉思汗得知哲別在班師的途中突然身亡。
哲別是元朝的名將,能征慣戰,在遠征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對他的死亡,成吉思汗感到非常悲傷,授予哲別的兒子生忽孫為千戶的官職,繼承他父親的爵位,負責對他父親的祭祀。
成吉思汗又派遣使臣向術赤通報,命令他就在欽察部落以東,忽章河以北地區,對新平定的各處部落,實行統領和治理。對西北還沒有平定的地方,必須盡快平定和治理。
術赤雖然接到了成吉思汗的命令,但是他也不願再次率軍征戰,隻是在寬甸吉思海北岸的薩菜地區,設立軍隊營地,駐紮了下來,經常率領部下的將領,打獵遊玩,度過時光。
他派遣使者報告成吉思汗說,自己已經生病,不能繼續進行征戰。成吉思汗對他暫時置之不理,沒有再次地催促他,對他聽之任之。
成吉思汗西域遠征,威震世界,卻不能有效地控製他眾多的子弟,成了曆代帝王的通病。
成吉思汗又因為出題西征時,曾經向西夏國王征召軍隊,西夏國對他卻置之不理,沒有派出軍隊參戰。現在成吉思汗又命令西夏國王派出他的兒子到蒙古當人質,西夏國王又不加理睬。
成吉思汗又聽說汪罕部落的殘餘民眾,大多逃入西夏國,隱藏了起來,成吉思汗的心中更加憤怒,決定下令率領大軍親自征討,也遂皇後得知成吉思汗征討西夏國的信息,又一次出來勸阻。
成吉思汗兩次出征,都是她來出頭,她對成吉思汗真是情真意切。成吉思汗並沒有聽從也遂皇後的勸告,也遂對他說:“南方中原已經設立了國王,為什麼還要勞動大汗禦駕親征?”
成吉思汗說:“我們設立在南方的國王木華黎已經早就死去了,他的兒孛魯,我雖然命令繼承了王位,但是他畢竟缺乏征戰的經驗,遠遠趕不上他的父親。
況且從敵軍投降過來的將領武仙,現在又重新背叛了我,都元帥史天倪被殺害。孛魯剛剛調兵遣將,征討叛亂的將領,哪裏還有更多的力量去平定西夏的叛亂?”
也遂說:“大汗剛剛結束西征歸來,又要率軍南征,雖然大汗龍馬精神,精力超人,不至於過度勞累,但是軍隊裏的將士可能也非常疲乏,應該加以休整,才能有力量重新開始征戰!”她說的話,的確很近情理,我們也不能不信服。
成吉思汗聽了也遂的話,扳著對指頭對她說:“我當大汗以來,已經有二十年了,現在的西北一帶,總算被我平定下來了,隻有南方還沒有收服,我親自帶領大軍去征討,如果今年冬天不行,明年春天是一定要前去征討的。”
木華黎的死亡,武仙的叛亂,以及成吉思汗所經曆的戰爭歲月,我們在此敘述出來,可以加深各位讀者的印象,我們想也是有必要的。
也遂接著對成吉思汗說:“明年大汗親征,請你準許我和你隨行,讓我悉心地照顧好你的生活。”成吉思汗說:“上次忽蘭跟隨我西征,連她自己都說軍旅辛勞,難以承受;像你這樣的軀體,比她還要嬌嫩,怎麼能隨我南下征討,你怎麼受得了那種辛勞呢?”
也遂說:“大汗為建立強大的國家,出生入死,櫛風沐雨,我們這些當妻子的卻一年四季,安坐在深宮之中,沒有為國家和大汗做出什麼貢獻,我們責問自己的良心,也覺得問心有愧,如果能得到你的準許,讓我跟隨你出征,在你的左右侍奉好你,縱使是跋涉萬裏,曆盡艱辛,也是我非常願意的,哪裏還怕什麼勞苦呢?”
成吉思汗看到妻子的一片真心,喜形於色,就對也遂說:“你的姐姐向來為人都很謙虛和時恭敬,你對我又是這樣的忠誠,你們真是一對難得的姊妹花,你們倆同時侍奉著我,這真是我的豔福,我對此感到非常滿足,我就是死了也甘心!”成吉思汗這時說出了一個“死”字,也許就是後來發生不幸事故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