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蕙的主要職責,則是器械生產與成衣設計上。
雖則她年前請韓柳兩位阿伯替自己打製新器械,為的也是“工廠化批量”生產,但那小小的三十台器械,絕難與楚還雲的大手筆相比,兩者相較之下,與楚還雲的合作,近期內絕對有大利。至於遠期關係,且行且看罷。
利益分成方麵,楚還雲一人獨占百分之六十,王仙雅和辛蕙各占百分之十五,其他百分之十,則由雲州城內其他加盟的商戶瓜分。
十七,辛蕙前往雲州,參加楚還雲召開的第一屆“股東會談”,正式和他們簽訂了有效的合約。
接下來的日子,便是一些細節的商談。
要製衣,首先要製出大批量的縫紉機,楚還雲派手下在雲州著手建設六座“工廠式”莊院,同時讓手下協助辛蕙聯係整個雲州的鐵匠木匠,令他們開始打造辛蕙圖紙上的器械部位。韓阿伯和柳如海成為這些鐵匠們的“導師”,教了一批又一批,漸漸地便把這活給推辭了,讓其他的匠人們去幹,兩位老人又回到了未名鎮,對他們來說,過平凡的日子,乃是最快樂的日子。
機械的製作、“廠房”的建設,皆需要一段時間,趁此機會,辛蕙建議楚還雲開始人手上的安排,楚還雲自然而然把銷售的事交給了王仙雅,招工方麵,交給了一位股東、亦是雲州知名的商人,衛前川。
辛蕙想了想,準備招收一批“設計學員”,由她來教導他們畫設計圖服式打板等工序,將來就成為楚記衣莊的第一批“技術人才”。
楚還雲掌握資金與權勢。
王仙雅掌握著銷售方麵的“客戶”。
而她辛蕙,就要掌握著成衣的根本,“技工”。
在雲州打了數天廣告,報名者絡繹不絕,辛蕙精心挑選,招收了三十五名秀才,這些秀才共同的特點是都比較聰明能幹,人品上亦屬於善良之輩,而且有些年齡比較大,按照辛蕙的打算,招三十六名,這樣合理分配,每個“製衣莊”都可以分得六位“技工”。
這一天,秀秀正在和辛蕙商討最後一名人選,忽聽得門外傳來喧嘩之聲。
原來是一位斯文弱質的青年,非要來參加報名,口中直嚷嚷:“為什麼非要秀才,不是秀才怎麼啦,想我何文才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哪一點輸給那些一腦子漿糊秀才們啦。”
隻聽一聲輕笑:“是嗎?先生可是極有自信呐。”
辛蕙從內堂掀簾而出,審視的目光在那青年麵上一掃,但見他身著一襲洗的極其幹淨的舊衫,雙頰極瘦,麵色略黑,但整個人顯得頗的精神,麵對辛蕙的目光,微微有點“害羞”。但是片刻之後,又鼓起勇氣,挺起了胸膛,對著辛蕙,有點不好意思地道:“雖然我沒有考中狀元,但我的畫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辛蕙道:“既然如此,讓我一觀你的真本事,秀秀,為他備文房四寶。”
秀秀依言而行,何文才走過去,拈起筆來一揮而就,行雲流水的線條立即自他的筆下流淌出來,不消片刻,一副人物寫意已躍然眾人眼中。
辛蕙一看,暗道不錯嘛。這何文才寥寥數筆,便把她的形態勾勒得惟妙惟肖,十分傳神。
“很好,留下吧。”辛蕙微笑著說,心中卻有了另一番計較與打算。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