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黑石村原本毫不起眼的沙子卻成了黃沙村人手中的金子,這可是極大的挑起了黑石村人的怒火。
黑石村糾結了幾十人找到黃沙村的人理論,隨後雙方在談不攏的情況下,發生了一場流血衝突,驚動了縣裏調集了上百警力才勉強平息事態。
事後,政府組織兩個村的人進行協商。黑石村堅持要把屬於他們村的那一段河道采沙權還給他們,或者每年由黃沙村補充10利潤給黑石村也行。
但是這個沙場已經把黃沙村姓黃的所有村民利益綁在了一起,他們仗著人多勢眾,根本就不肯退讓。
龍尾鎮政府前後一共組織了三次協商會,一直都談不攏。最後黃沙村的人實在是失去了耐心,就威脅黑石村,如果他們還是要堅持拿回采沙權,那麼黃沙村將拆掉那座黃沙橋,不讓黑石村的人從黃沙村通行。
黑石村如果要去龍尾鎮圩鎮,從黃沙村穿過是最便捷的法子,如果黃沙村硬是要拆掉黃沙橋,並且不讓他們從黃沙村的土地上路過的話,那麼他們隻能少繞道了,這樣就要多花好幾公裏的路程。
這樣一來,黑石村的人就如泄氣的皮球,試圖掰手腕的氣勢頓時就泄了下去。
後來,黑石村不再鬧了,但是兩個村子也就此結下了仇怨,隻不過都是隱藏在心底罷了。隻等日後導火線點燃了,這份仇怨就會猶如火山爆發一般,再次發作。
短短三年過後,因為這座便橋的坍塌,黑石村人找到黃沙村人交涉無果之後,就準備通過上訪來逼迫政府解決問題。
於同剛說完這些信息,黑石村就來了三四十個老百姓前來上訪。
陳慶之耐著性子接待了他們,要求他們派出代表來座談,其他人都回去,或者在院子裏等候消息。
根據黑石村村民反饋的信息,昨晚下暴雨的時候,黃沙村的河道位置就停放著多輛大貨車和兩台挖掘機,正在采沙作業,再往下便是黃沙橋了。
黃沙橋才投入使用3年多一點的時間,但是因為這個沙場的存在,對便橋的衝擊很大,已經出現了破損,隻不過看起來好像暫時不會影響通行。但是黑石村的人還是很緊張,因為一旦橋毀了,影響最大的就是他們了。
因此,住在黃沙橋附近的黑石村村民當心便橋會受到損毀,便打算去跟沙場的人交涉,希望他們能夠暫停作業,把船停靠在安全位置。但是雨越下越大,他們隻得暫時放棄了勸說的想法,打算等雨稍微小一點再去交涉。
但是等雨勢稍小的時候,他們發現采沙船已經停止作業了,所以就放心地回去休息了。村民們片麵地認為,是這場不期而至的暴雨迫使挖沙車輛停止作業。
半夜的時候,突然又是打雷,又是下雨,有一個村民睡不踏實,就起來冒雨查看便橋是否安全。
接著手電筒的微弱燈光照射,依稀看見便橋還在那裏頑強的矗立著,當即放心了。就在他準備返回去睡覺的時候,又發現自己似乎漏了一個重要情況,好像是有一個黑色物體正在靠近便橋,他覺得自己是不是眼花看錯了,一擦眼睛,好像又沒有任何東西。又等一會,也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妥,便放心的去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