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正陽道:“這幾天跟著我出去調研,有什麼感受沒有?說來聽聽。先申明,講的對錯都沒有關係,關鍵是從你自己的角度出發,談談感受和體會!”
陳慶之想了想,說道:“縣長,從調研的情況來看,我覺得漁陽縣的情況有三個特點。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分析的對不對,請您給予批評指正”
溫正陽一聽他做了分析概況,頓時來了興趣,示意他接著往下說。
得到鼓勵的陳慶之不由得提高了分貝說道:“第一個特點是山多田少,漁陽曆來就有一水三田六分山的說法,漁陽資源不算很豐富,目前可以供大規模利用的就是木材、石頭等資源,正因為這樣,漁陽縣不能更多地借助資源優勢來發展產業。第二個特點是產業發布雜亂,工業基礎薄弱。雖然漁陽看著有十來個產業,但是沒有形成一個拳頭性的支柱產業。比如,我們縣有茶葉、木材和竹產品加工、牛羊豬養殖、煤礦、石頭、水稻、中藥種植、紡織等產業,但是都存在小、散、差的特點,沒有一家上規模的大企業,大家都是各搞各的,這些產業沒有抱團發展。第三個特點,我覺得就是幹部的方麵,漁陽縣的幹部有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闖勁,滿足於差不多就行,不願打破陳規去嚐試新的發展路子,幹部的作風還不夠紮實。比如剛才提到的那些產業的發展,政府就沒有在其中發揮出引導的作用,都是那些產業自發地在成長,很有一種無為而治的味道。”
溫正陽讚道:“分析的像那麼回事。對於這些問題,那你有沒有想過怎樣去解決?”
陳慶之想了想,說道:“縣長,我倒是想過,但都是不成熟的意見建議,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發展工業,前兩年縣裏也上馬了一一個工業園區,但是在開工建園的時候,是熱熱鬧鬧的,實際上卻沒有引進什麼像樣的企業。包括我之前在雲水鄉工作的時候,鄉裏邊也搞了一個工業園,但是也都有點小孩子過家家的味道,都是幾個小廠子在裏邊,沒有像樣的企業。所以,我想能不能引進一個大型的企業,提振一下全縣幹部群眾的信心,讓大家知道漁陽也不是茹毛飲血的地方,也是能夠吸引人的一片熱土。第二點,我覺得對於縣裏的各個產業,應該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明確扶持一到兩個支柱產業,進行重點打造,在做大做強經濟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漁陽的知名度。第三點,就是幹部的因素,應該在改變幹部精氣神、提高辦事效率上麵下功夫。不過,縣委管幹部,我個人不好發表自己的意見。”
陳慶之言外之意,自己是政府這邊的幹部,對於縣委怎麼培養使用幹部,是縣委楊勝東書記的權力,自己不能過界了,對於縣委怎麼用幹部、管幹部大放厥詞。
雖然陳慶之說的很委婉,但是溫正陽理解他的意思,無非就是擔心自己沒有征得縣委楊勝東的意見,貿然整治幹部作風,進而引起全縣幹部的不滿,特別是楊勝東的不滿,認為他這是虎口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