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煤礦事故後續整改(1 / 2)

這條新聞播出後,迅速得到嵐州各界的廣泛稱讚,大家都說這是新時期雷鋒精神的演化,展現了普通工人可歌可泣的情懷。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孔明德事先交待秘書安排好的。為了更好地展現年輕礦工的形象,還補拍了年輕礦工喝水、啃幹糧等幾個鏡頭。

早在趕來現場的路上,孔明德就指示隨行人員,新聞媒體可以現場采訪、記錄、攝像,但是在編發稿子之前,必須經過他的審核批準。未經他的批準,任何人都不能擅自對外發布任何新聞宣傳稿件,包括照片等,否則一律從嚴查處。

如果沒有這個年輕礦工主動參與救援,能成功救出多少個礦工是未知數。正是有了這名礦工的參與,才能化腐朽為神奇,把一件原本就是人人關注的重大事故,變成了一件救人的大善事,弘揚了正能量,並成功地把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都聚在了救人上麵。

與此同時,漁陽縣的一幹領導也沒有被市裏盯的那麼緊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特別是有的人改變了活動的重點和方向,轉為了對即將到來的上級調查組進行公關。

事故發生的第二天,國家和省安監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就進駐了長龍煤礦進行例行調查。

調查組來的聲勢是浩大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隻死亡了一個礦工,還是說調查組的視線也被救人的感人故事所吸引,總之,隻待了兩天就撤走了。

臨走的時候,調查組的組長簡單向嵐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說了說調查的情況,正式調查報告和結論需要過些日子才能出來。

根據調查組所說,這就是一起在抓安全生產過程中存在麻痹大意的行為,也存在違規作業的現象。從調查組掌握的情況來看,問題不是特別的嚴重,但是建議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調查組撤走之後,這起事故仍然在發酵。這條新聞被人爆料到了網上後,有的網民挖掘出了年輕礦工的貧困生活狀況,不知道是誰帶頭說了一句,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於是不少人主動捐款。

雖然嵐州市暫時沒有就長龍煤礦事故作出處理,但是漁陽縣卻在開展著自救工作。

首先就是大力宣傳年輕礦工的英雄事跡。在縣委宣傳部的牽頭組織下,挖掘出了不少關於這名礦工的一些小故事,雖然很普通,但是經過宣傳部幾位大才子連夜加班加點的工作,弄出了一份感人至深的事跡材料。隨後,縣委辦下發文件,要求全縣黨員幹部向年輕礦工學習,爭做新世紀優秀黨員幹部。

其次,就是發動漁陽縣社會各界力量為死去的礦工家屬捐款,以及為其他家庭困難的礦工進行捐助,並且從民政上調撥部分資金進行了救濟,讓礦工們能夠感受到社會各界給予他們的溫暖關懷。

第三,就是在全縣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對存在安全隱患的一律停產整改,什麼時候整改到位了,什麼時候恢複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