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對此表示疑惑,武則天則抓住機會大進讒言,她說最毒莫過婦人心,經過一陣的大鬧和添油加醋的告發,高宗開始相信了。從此,他同王皇後在感情上逐漸疏遠,也產生了廢掉王皇後以武則天代之的想法。
武則天以親生女兒為代價,取得了高宗寵愛,朝著自己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但是運用這一手腕付出的代價著實太大了,可見,武則天是個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所以,人們在做事過程中,一定要提防這種人。
越王勾踐,同武則天一樣,也是一個性格堅韌的人,他為了取得東山再起的機會,在吳國忍辱負重,最終打敗了吳國,其實仔細分析一下,勾踐的這種做法也是一個行事的苦肉計,隻是他運用的“苦”和武則天的不同,他純粹是忍受自身的精神和肉體上的痛苦。最終同樣達到了自己的遠大目標。
越國與吳國交戰,越王兵敗被吳王擒獲。當時,句踐是越國國王,而吳王夫
差剛好繼位。為了替父報仇,夫差立誌使吳強大起來,蓄勢向越進攻。
兩年的精心準備後,吳王在大將伍子胥等人的幫助下,向越發起了進攻,一舉打敗了越國。勾踐走投無路,他對自己目前的狀況非常清楚,要想日後東山再起,就必須把自己的心思偽裝起來,在吳王的腳下忍辱負重。否則,不要說東山再起,恐怕連命都保不住。因此,他與夫差達成了和議,條件就是要勾踐和他的妻子到吳國做奴仆,與之隨行的還有大夫範蠡。
為了替父報仇,夫差對勾踐百般羞辱,令他們在父親的墳旁養馬。主仆三人從此便過上了忍辱負重的日子,他們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粗布單衣,住的是一座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籠的破爛石屋,每天都一身土、兩手糞,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三年。夫差出門坐車時,為了羞辱勾踐,他總是要勾踐在車前為他領馬。每當從人群中走過,就會遭到他人的譏笑:“看,堂堂一個國王現在淪落成馬夫,這樣還活著,要是我啊,早就死了算了。”勾踐每每聽到這樣的譏笑時,雖然心裏在滴血,但他臉上仍然表現得笑容可掬,裝作不在意的樣子。他知道,一旦他不能將自己所有的情緒偽裝好,自己東山再起的心思就會被夫差識破,到時候要忍受的就不隻這些了。所以,勾踐忍受了權勢、地位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巨大痛苦,忍受了夫差的奴役。
一次夫差病了,勾踐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去探望夫差,恰巧趕上夫差大便。待吳王出恭後,勾踐嚐了嚐吳王的糞便後,便恭喜吳王說他的病即將痊愈,請夫差放寬心。
正是因為這件事改變了夫差對句踐的看法,因而也轉變了勾踐的命運。或許勾踐真的精通醫道;或許勾踐是在奉承吳王;或許是上天給勾踐東山再起的機會。總之,夫差在勾踐探望過後,病情真的好轉了,而且很快就痊愈了。夫差見勾踐對自己忠心耿耿,經過這三年的磨難已經放棄了複興越國的想法,便決定將他放了。
勾踐無非是為了盡快回到自己的國土,再次卷土重來,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可以說是放下了有的尊嚴,卑躬屈膝的為夫差作任何事情,這也是常人所不能的。
有句話說的好“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為了成功,該做出犧牲就要做出犧牲,隻有經過艱苦奮鬥,再加上超群的智慧,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
2.敢於“吃虧”,善於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