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樂觀快樂篇:一腳踢開不愉快的情緒 (6)(2 / 3)

但也有人不願意跟馬克打招呼,他問道:“為什麼這個孩子離其他孩子那麼遠?”

奧爾加說:“哦,這是米格爾·安赫爾,他是晚期患者,他不願意其他孩子看著他死去。我們去看看他吧。”

米格爾·安赫爾大概有十一二歲的樣子,腦癌使他喪失了視力,並影響到嗓子,他看不見,也說不出話了。

馬克很少像那天那樣,覺得自己愚蠢至極,不知道該對這個孩子說些什麼,疾病用如此殘酷的方式剝奪了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

馬克注意到,他皮膚白皙而柔軟,修長的手指讓人聯想到停留在鋼琴上的鴿子。“你的手真美,米格爾·安赫爾。”馬克撫摸著他,似乎在自言自語,他知道自己不能為他做什麼。馬克拉著他的手,輕輕地說:“米格爾·安赫爾,上帝保佑你。”這個飽受疾病摧殘的孩子握緊他的手,在沉默之中,馬克分明聽到他在回答:“我知道。”

離開醫院之後,馬克認識到:“生活已經給了我很多,我擁有的財富是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這些孩子麵前,我自己的問題微不足道。”他發誓永遠不再讓自己消沉下去。

精神健康之道

同樣的境遇,因為不同的心態,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同樣的人生,因為不同的心態,甚至會有不同的命運。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有很多人的境遇比我們要糟糕許多,因此,我們沒有理由意誌消沉。

奇異的生病原因

有一次,一個人病得很重,那個病使他一直覺得他的眼睛要跑出來,而他的耳朵一直在響。漸漸地,他變得瘋狂,因為它一天24小時都在持續著,他無法睡覺,也無法工作。

所以,他跑去問醫生,有一個醫生建議他說:“將盲腸割掉。”所以,他就將盲腸割掉,但是病情絲毫未見改善;另外一個醫生建議說:“將所有的牙齒都拔掉。”所以,他就將所有的牙齒都拔掉,病情依然未見改善,隻是那個人變得更老,就這樣而已。然後有人建議說應該把扁桃腺割掉。所以他的扁桃腺也被割掉了,但是病情依然如故,然後他去請教最有名的醫生。

那個醫生診斷之後說:“沒有什麼辦法,因為找不到原因,最多你隻能夠再多活六個月,我必須對你坦白,因為一切所能夠做的事情都已經做了,現在已經無計可施了。”

那個人走出那個醫生的辦公室,他心想:“如果我隻能夠再活六個月,那麼為什麼不活得好一點?”他是一個守財奴,他從來沒有真正去生活,所以他就去訂了一部最新、最大的車子,他買了一間漂亮的房子,定做了30套西裝,他甚至還定做了襯衫。

他去到裁縫師那裏,裁縫師量了他的身材,然後說:“袖長36,領子16。”

那個人說:“不,15,因為我一直都用15。”

裁縫師再度量了一下,然後說:“16!”

那個人說:“但是我一直都用15。”

裁縫師說:“好吧!那麼就按照你的方式,但是我要告訴你,你的眼睛將會突出來,而你的耳朵將會耳鳴!”

那就是他生病的整個原因!

精神健康之道

在很多時候,令我們焦慮和悲觀的事情也隻是一些瑣事,隻要我們采取正確的方法,就很容易改變它們。學會肅清自己心中的悲觀心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我們應學會時時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美好的事情上而非醜陋的事情上,放在真實的事物上而非虛偽的事物上,這樣我們在困境中也能看到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好,我們也就因此而樂觀起來。

喜歡的心乃是良藥

一位女作家曾是個外表樂觀但性格悲觀的人。出門旅行時她會擔心出車禍;學校考試時她會惶惑考卷命題她沒念過;親友生病,她就想他說不定會死掉;連下幾天大雨,搞不好會鬧水災…她成天都把自己整得緊張兮兮,噩夢連連,親朋好友都謔稱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觀的掃把星”,白白冤枉她生就一張笑口常開的臉。

這位女作家說:“不記得誰送我一張小卡片,上麵寫著錄自《聖經·箴言》的一句話—‘喜歡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心靈使骨枯幹。’見了挺喜歡,就壓在書桌玻璃墊下,早看晚也見的,逐漸悟出心得。於是,我的看事觀點有了180度的大轉變:戀愛失敗,下個男朋友一定更適合我;考不上大學,早就業兩年也不錯;出國旅遊遇天氣不佳,想想風裏來雨裏去自有迥異情趣;甚至得了癌症,病倒醫院時,我也可以想,真好,上帝知道我愛寫文章,給我機會體驗不同經曆,心境開闊,反倒助我病體快快康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