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樂觀快樂篇:一腳踢開不愉快的情緒 (3)(2 / 3)

一位禪師帶領自己的幾個徒弟正巧經過這裏。禪師就順勢問自己的徒弟:那個悟道的人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徒弟們七嘴八舌地發表著自己的見解,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讓那人既回答了問題又保全性命。

有一個學生始終沒有參加討論,他一直在靜靜地觀察著那個懸在半空中的悟道者。禪師讓他也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說:“我一直在想,這個人為什麼要把自己懸在半空中呢?為什麼把自己置於這樣危險而尷尬的處境呢?他不是自尋煩惱嗎?”禪師微笑了。他對徒弟們說:“不用再討論了,答案已經有了。”他又大聲對那懸在半空的悟道者喊,“聽明白了嗎?你下來以後,問題就解決了!”

精神健康之道

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實現某些目標,卻強迫自己努力爭取,明明知道自己技不如人,卻羨慕別人的成功,盲目和別人攀比,所以才有了那麼多的失意和困惑。其實,我們應該放棄那些不必要的執著,要認識到你就是你自己,你不是別人,你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能力盡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有了這種認識,就會減少很多煩惱。

匆匆趕路的小男孩

彼得是一個9歲的小男孩兒,他總是痛恨他的時間過得太慢,於是他日夜祈禱,希望時間快一點過去,而且最好是跳過去,省略掉他可能麵對的所有的困難,比如說考試。

於是有一天,一位白胡子老頭兒出現在他的麵前,拿出一卷布和一枚針,告訴他:“孩子,你渴望能夠選擇自己的時間,現在,我把屬於你的時間交給你,你自己選擇吧。”

時間布的樣子很平常,隻不過每隔一米就標上了年齡,從一歲到兩歲,再到十歲、二十歲…一直到生命的終止。時間布的用法也很簡單,它隻需要一枚針,把想省略的時間縫起來就可以了。隻是,縫好的線永遠不能再打開。

彼得得到了時間布,他很興奮。應該省略哪一天呢?當然是明天,因為明天要考試。他拿起針,縫掉了明天。於是他站在了操場上,和同學們一起追逐一隻足球去了。

明天已經過去了。彼得得意萬分。之後呢?應該把這一學期都縫上,好直接到暑假!

因為打碎了窗子的玻璃,母親責備了彼得。噢,當一個孩子可真不容

易,算了,把童年、少年時代都縫起來,把那些討厭的嘮叨和無休無止的功課都縫起來。這樣,他直接就成了一個青年。而且他穿著一身黑衣,哦,是的,他二十歲了,在這一年裏,家裏發生了很大的變故,他的母親去世了,隻剩下了一個孤零零的他。

那麼,把孤獨和貧窮都縫起來吧,把奮鬥也縫起來吧。這樣,在幾年後,他是一個商人。再縫掉幾年,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金錢像流水一樣向他湧來。可是這太慢了,彼得拿起針,他還在不停地縫下去,縫下去,他要錢,他要更多的錢…這樣,時間布縫到了盡頭,彼得發現自己成了一個老人,老得已經拿不動針了。

這就是時間布的故事。我們的一生,總覺得最美的風景是在前麵,於是匆匆趕路,匆匆縫合路上本來可以為我們帶來無限快樂的風花雪月。

精神健康之道

人生就如同登山一樣,征服一座山,攀爬至峰頂時,固然享受到成功的驕傲,但更大的樂趣是在於攀爬過程中的體會,每一處景致,每一叢花木,都值得欣賞,都饒富趣味,在欣賞中體會到玩味的快樂,在瀏覽間,感受到全然的美感,在細看中整個心靈得到舒解和釋放…這樣才能感到自由,感到幸福,感到快樂。

一個非常快樂的小姑娘

蓉蓉是個非常快樂的小姑娘,外號“瘋丫頭”。麵對學習和生活,她每天都是快樂無比。哪裏有她,哪裏就有笑聲。

有一次,走路不小心,她從樓梯的拐角處頭朝下栽了下去,摔得很慘,兩顆門牙都隻剩下了一半。醫院診斷書上清清楚楚地寫著:“三級毀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