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回過頭來對她說:“等會兒你先辦吧!”她說:“謝謝,不用,還是您老先辦。”大爺笑道:“你年輕,你優先。你們還得趕著上班,我沒什麼事,不著急。再說,我辦理轉存手續,還要交水電費,有陣子工夫呢!你就別客氣了。”
小莉沒有再推辭,她不想辜負大爺的一片熱心,因為她知道,此時此刻老人的心中同樣充滿了愜意。
精神健康之道
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構建和諧社會最不可缺少的元素。隻要我們有一份愛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體貼,就能將我們所處的最平凡空間打造成充滿溫馨的場所。關愛別人,必須要從細節做起。
一個想吃冰激淩的孩子
一個孩子站在超市門口,呆呆地望著那個賣冰激淩的人,不走。那是一個六七歲樣子的鄉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齊。他望著各色的冰激淩從鐵機器裏出來,又裝在花花綠綠的尖筒裏,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說:“媽媽,我要那個!”他順手指了一下那充滿誘惑的冰激淩。
“不,咱們不吃這個,咱們走!”旁邊那個推著自行車的女人,可能是孩子的媽媽,她一麵說,一麵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
“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著媽媽的手,僵持著。
“那個東西涼,吃了會肚子疼。”
“不,媽媽,我不怕涼,我不怕疼!”
“那也得等你爸爸回來再買。”
“不,爸爸到老遠老遠的地方掙錢去了,我就現在要!”
這個超市位於小城的繁華地帶,穿梭出入超市的有好多人,有人好奇地往母子這裏瞅上一眼,有人連瞅也不瞅,就徑自走開了。那個賣冰激淩的人,也兀自安詳地看著街上來往的行人,並不朝母子倆這裏瞅一眼。
“媽,我就是想嚐嚐,那個東西是什麼味兒。”
“是…你管它是什麼味兒!”母親見孩子仍然拗著不走,有些急了,“啪”一巴掌拍在孩子的屁股上。孩子“哇”的一聲哭了,猛烈地抽泣著,樣子委屈極了。
好多雙眼睛一下子聚攏了過來,帶著驚愕、疑慮、責怪、憐憫、歎息,或者其他別樣的神色。這仿佛又是一場熱鬧,這些人聚攏著,不肯離去。
這時,一位衣著光鮮的婦人,走到賣冰激淩的麵前,要了兩支冰激淩。她把其中的一支給了她的兒子,然後快步走到哭泣的孩子麵前,蹲了下來,把手中的那支冰激淩遞給了他。
“給,亮亮,別哭了,媽媽不願給你買,阿姨給你買。”她摸了摸孩子的腦袋,接著說,“幾個月不見,亮亮又長高了。”說完後,她站起來,朝孩子的媽媽微微點了點頭,笑了笑,便領著她的兒子走開了。
孩子不哭了,手裏舉著那支冰激淩愣在那裏。一樣愣在那裏的,還有孩子的媽媽。
走出人群後,那位婦人的兒子也有些不解,他扯住媽媽的衣襟問:“媽媽,你認識亮亮?”
婦人說:“不,孩子,媽媽也不認識。”
“那你怎麼知道他叫亮亮?為什麼要買冰激淩給他?”孩子依舊尋根究底,想要弄個明白。
婦人笑了,說:“孩子,不要問這麼多了,等你長大後,媽媽再告訴你。”
也許,若幹年之後,婦人早已忘了這件事情,而他的兒子也忘記了問母親答案。但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當婦人用智慧為那個陌生的孩子付
出愛的時候,這個世界早已因為她的這個舉動而變得不同尋常。
精神健康之道
一個人對親人好、對同事好、對朋友好是容易做到的,因為有朝夕相處產生的感情等因素;而對一個與自己沒有絲毫利害關係的陌生人好就不容易做到了。正是因為這樣,對陌生人付出愛才顯得不同尋常,才更能打動人心。
救治小動物的善舉
保羅是一家公司的總裁。早晨上班的時候,他聽到秘書說副總裁將昨天那份業務談砸了,不由得怒火中燒。原本準備今天跟副總裁一起去簽合同的,現在,保羅覺得已沒有那個必要了。他決定一個人去挽回那筆不小的業務;可是秘書又告訴他,他的司機昨晚喝多了酒,今早上班的時候還沒有完全清醒,不小心將車子開到了人行道上,並且撞壞了一根路燈杆,這會兒正在警察局接受調查呢。
保羅簡直要發瘋了,他的腦袋開始發脹,仿佛自己的後腦勺有一根針在紮似的。他知道,這是自己的偏頭痛又犯了,但他還是決定親自開車趕往懷俄明州去簽那份合同,因為這個客戶太重要了,如果再發生任何一點意外,對公司來說就是一筆很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