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愛心奉獻篇:盡自己的所能去助人 (2)(1 / 3)

阿文這抬手的一瞬間,不過是平平常常也很自然的一件事,但卻成了他職業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轉變。如果不是這次轉變,也許他現在還在默默地做著操作工,也許像有些人那樣做滿一年或兩年的合同期,又回了小城。

有時候,改變,就在那抬手的一瞬間。

精神健康之道

很多人充滿了熱心,主觀上也願意助人。但是,因為想追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效果,因此,整天隻想著“驚天動地”的大事,因此而忽略了舉手之勞就能給別人帶來便利的小事。實際上,很多時候,正是一個小的動作、一個細微的表情反映一個人的品質,決定他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

凱爾的感謝

羅德裏格還是一名中學生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難忘的小事。

那是一個星期五,羅德裏格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名叫凱爾的同學,他手中抱著一摞厚厚的書。羅德裏格想:“為什麼要把所有的書帶回家呢?他一定是個書呆子。我周末可要玩個痛快:參加聚會並和幾個朋友去踢球。”

凱爾剛轉到他們班上。羅德裏格聳聳肩,繼續往前走,這時,他突然看到一大幫孩子故意把凱爾手中的書打翻在地,還有人在凱爾腳下使了個絆,他隨即倒地。

凱爾的眼鏡飛了出去,他抬起頭來看了看。羅德裏格從他眼中讀出了痛苦的神情,他的心隨之一緊,然後朝他跑去。凱爾趴在地上摸索著,羅德裏格把眼鏡遞到他手中。凱爾不住地道謝,臉上浮現出了笑容,那是發自肺腑的感激的笑容。

羅德裏格得知,原來他們住的地方相距不遠,於是他們結伴回家。羅德裏格覺得凱爾這個人還不錯,就問他是否有興趣周六一起去踢球,他欣然同意了。

整個周末,他們混在一起,凱爾給羅德裏格和他的朋友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周一又到了,上學的路上,羅德裏格又看到了懷抱著一摞書的凱爾。

此後,羅德裏格和凱爾成了最好的朋友。多年後,凱爾特別邀請羅德裏格去參加他的大學畢業典禮。他在致辭中說:“畢業典禮是對幫助過我們的人表達謝意的最好時刻,我要借這個機會感謝我最好的朋友。”

接著,他開始講他們認識的故事。羅德裏格驚訝地睜大眼睛,直到那天他才知道,多年前的那個周末,凱爾原本是打算自殺的!他說自己已經整理好了學校的櫃子,並把所有的書都抱回了家,這樣,媽媽在他死後就不用整

理他的遺物了。說到這裏,他看著坐在台下的羅德裏格,臉上展現出笑容。他接著說:“然而,我很幸運,是我的朋友把我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那一刻,羅德裏格才真正理解了他的話:“永遠不要低估你的行為能夠產生的力量,你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能改變另一個人的命運,上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麵對另一個生命,讓我們以某種方式去影響另一個生命。”

精神健康之道

在生活中,要努力去用自己的快樂和愛心去照亮別人的生活,這樣做永遠都是值得的。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特殊的情況下,你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能改變另一個人的命運,因此,永遠不要低估你的行為能夠產生的力量。

替年輕人著想的老人

那天傍晚,下班後小莉匆忙往公交車站趕。很幸運,人到車到,而且下車的人不少,她還坐到了位子。正值高峰期,交通堵塞,真是急人。好不容易到了一站,不想擁上十幾位乘客,車廂裏立即擁擠起來。

一位大媽擠到她旁邊。給老人讓座已成習慣,她起身說:“您坐!”大媽連忙擺手:“不客氣,還是你坐。”平素這種情況遇到多次,老人喜歡謙讓。她說:“還是您坐,您年歲大。”本以為對方會坐下然後說聲謝謝,可大媽的話讓小莉吃了一驚:“您年輕,你優先。”

小莉一邊扶大媽坐下一邊問:“您為什麼這麼想?”大媽說:“你們忙了一天,一定很累。”小莉的心頭一熱,脫口而出:“您真會替別人著想。”大媽很健談:“我的孩子跟你差不多大,每天一到家就往沙發上靠。我知道你們白天辛苦,身體疲憊。平時,我從不在上下班時間擠公交車,今天沒法子,趕著去給住院的女兒送雞湯。”

到站下車後,大媽的話還縈繞在她耳邊,一直暖到心頭。

周一中午,小莉到銀行取錢,兩個窗口都排著不短的隊,沒辦法,隻有慢慢等。20分鍾後,終於快輪到她了,前麵隻有一位正在辦理業務的顧客和一位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