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開講(2 / 2)

講課中的問題可想而知。

第一節課,陸青講授的時候,下麵一片蚊香眼。暈得不能再暈。但是沒有一個人中途離開。然後半個時辰的問答交流整個變成了一個半時辰都沒有結束的十萬個為什麼。

比如出血病人。根據破裂血管的部位,要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毛細血管:全身最細的血管,擦破皮膚,血一般是從皮膚內滲出來的。隻需敷上金瘡藥,便能達到消炎止血了。

靜脈:在體內較深層部位,比較粗的血管,靜脈破裂後,血一般是從皮膚內流出來的。必須用消毒紗布包紮後,吃些清熱解毒的湯藥。

動脈:大多位於重要髒器周圍,是全身最粗的血管。動脈一旦破裂,血是呈噴射狀噴出來的,必須加壓包紮後,準備手術縫合。

古人還是很尊師重道的。相比現代的師生關係,簡直天上地下。雖然陸青的年齡不大,也不是正經喝了茶的師傅,但當她以師者的身份出現時,就代表了一種權威。無關年齡,無關性別。陸青在這個課堂上突然找到一種存在感。這是她來到這個時空第一次覺得自己接了地氣。

兩年多了,她一直努力尋找她生存的意義。有時候,被需要就是一種最深的自我肯定。

在這個課堂上,她是中心,她的知識可以讓更多的人知曉,或許就在某一天,今天的一句話就會成為救人的良藥。

這節課上了三個時辰六個小時,到最後,陸青的嗓子都有些嘶啞,可是她的精神卻出奇的好,心情也是萬裏晴空陽光燦爛。現代二十年的教育注定了讓她不能像本土的女性一樣成為男人的附庸。這時候,陸青還沒有意識到,或許這也就是她未來生活坎坷不斷的根源。

陸青耐心回答著每一個醫者的提問,盡量用他們能夠聽懂的語言。如果實在找不到詞語代替,她會在黑板上畫下來,做標注。對於一個科班出身的優秀的大夫,人體構造圖是必備技能之一。

最後,還是孫太醫看不過眼,大聲喊停。

陸青也順勢下課。下課前,用黯啞的聲音說道:“各位可以把想要問的問題用筆寫下來,明天課前交給我。我會整理好並在下一節課前給大家統一答複。”

大唐朝的大夫們帶著對醫術的渴望和無數的疑問離開了。

人走了,陸青差點虛脫了。她終於能夠理解閨蜜曾經給她說的那段話。生病了身體再不舒服,隻要走上講台開始講課,就忘了一切。嗓子也不疼了,頭也不暈了。那就是我的舞台,台下的學生就是我的信仰所在。當下課的鈴聲響起,我告別了那三尺之地,所有的病痛刹那就回流了。當時陸青聽的時候還笑話她矯情,沒想到今日她也客串了一回老師,體會了一把痛並幸福的感受。

當晚,孫太醫就給陸青開了一碗很苦很苦的藥,陸青捏著鼻子愉快地喝下去了。第二天還要繼續,身體的本錢是堅決要維護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