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開講(1 / 2)

六爺去忙他的坑人大業去了,陸青也要正式開講了。

說起這件事,陸青已經打算了很久,之前一直沒有空閑。如今戰爭結束了,傷兵營的工作也進入清閑期,之前的承諾也到了兌現的時候。

前幾天,她整理了講義,並和孫太醫商量了一下,打算在代縣的臨時傷兵營授課。

這一次的授課內容相比之前的那次就要係統深入的多,因為麵對的是有醫學基礎的軍醫,陸青把外傷處理作為主要內容。每天一個半時辰講解,半個時辰的問答交流。

消息傳出去,軍醫們像打了雞血,興奮無比。在這個講究師徒家族傳承的年代,獨門技藝是絕不會外傳的。更不用說和大多數人共享。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醫學院開遍神州大地的現代,醫學的所有資源都是共享的。

更何況,神醫的弟子就一定是神醫嗎?那二十一世紀神醫能用火車拉了。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老祖宗的這句話並非虛言。一個教室裏坐了五十個人,成績卻總有個一二三。難道老師厚此薄彼了嗎?非也。一樣的時間,一樣的課堂,一樣的內容,麵對不一樣的人,那麼結果也就千差萬別。

所以,在陸青心裏,她要教授的這些內容,積累了千百醫學同仁的心血。雖然她意外來到這個時代,一身所學先於他人。可這並不是她敝帚自珍的理由。她還記得自己入醫學院時的誓言:健康所係、性命相托!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她還記得祖父一生治病救人,仁心仁術,從不談回報。或許她沒有祖父一半的境界,但她願用她之所學造福一方。

教室就設在最大的堂屋裏,一開始,陸青還覺得這裏太大了,卻沒有想到城裏的大夫也聞風而至。

堂屋大約有兩個標準教室大,室內的家具全都搬走,像學堂一樣設置案幾席位。陸青找個縣裏的漆匠用黑漆刷了一個臨時的黑板,當然是在征求了主家的同意下。主家聽說是要給大夫們開班授課,二話沒說就同意了。比起一麵牆,能學到更高更好的醫術才是重中之重,雖然家裏沒人學醫,可別人學會了,家裏人就醫不就更有保障。別說一麵牆,如果需要,四麵牆都沒問題。又從石灰窯裏淘來了簡單的粉筆,好了,一切準備就緒。

第一部分是外傷的分類及處理。

條件所限,陸青沒有進行過細的分類,隻是把外傷簡單分為十類:出血傷者;顱腦損傷;頸髓損傷;脊柱骨折;銳器插入體內;嚴重擠壓傷;四肢骨折;虛脫;昏迷。並對這十種情況的處理方法進行了詳細講解。

在講解的過程中,陸青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專業術語。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常識在這裏都成為新名詞。比如,什麼是動脈?什麼是靜脈?什麼是壞死?什麼是細菌?有些名詞可以換一種說法,比如細菌可以換成肉眼看不見的髒物,動脈靜脈又該怎麼解釋,想要解釋清楚,必然涉及身體構造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