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支心曲,一份份深情。工人用嘹亮的歌聲表達著偉大祖國建設者的情懷;農民懷著喜悅的心情唱出了對幸福生活的讚美;解放軍高唱《香港你好》,展示了人民軍隊文明之師的風貌;知識分子一曲《我和我的祖國》,體現了他們的拳拳愛國之心;青年學生用《祖國給我理想》的歌聲,道出了他們的人生追求;少數民族代表高歌的《愛我中華》,則唱出了所有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唱遍大江南北的一曲《春天的故事》引起全場的共鳴。此時此刻,人們更加懷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當主席台對麵出現上千人拚組成的鄧小平同誌的巨幅畫像時,全場掌聲雷動,經久不息。這掌聲,表達了人們對鄧小平同誌“一國兩製”偉大構想的衷心擁護,表達了對鄧小平同誌豐功偉績的深切緬懷,表達了人們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
歌詠大會在《團結就是力量》的歌聲中圓滿結束。
丁關根、李鐵映、錢其琛、尉健行、王光英、羅幹、萬國權以及各有關方麵的負責人參加了歌詠大會。歌詠大會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共青團中央、中直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解放軍總政治部和北京市委共同舉辦的。
(“燈光隧道”
北京城為迎慶香港回歸祖國而裝扮的各種燈光、燈飾全部亮起來了,市民們走上街頭和天安門廣場觀燈賞景。
入夜,天安門廣場彩燈齊放,甚為壯觀。高大建築物上的輪廓燈、不斷變化的噴泉燈、裝點樹木的彩燈、60盞高懸的大紅燈籠,交相輝映,絢麗多彩。人民英雄紀念碑前,6個“慶祝香港回歸”的燈箱大字熠熠閃光,突出了歡慶主題。
來自四川的旅遊者許春雨等一行5人,身穿慶祝香港回歸圖案的T恤,手持小型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她們以倒計時牌為背景互相拍照留念,並激動地說:北京的燈光可真美啊!我們相信香港的明天一定會像天安門廣場的燈光一樣,更加明亮美好。
分管全市夜景燈光裝扮的有關部門負責人張長江告訴記者,每逢重大活動和節日,北京城都要用燈光裝扮一新。但哪一次都沒有像今天這樣規模宏大,耀眼奪目。
進入長安街,就宛如走進水晶世界。到處是燈的橋、燈的樹、燈的河流和燈的海洋,新華門兩側的數百棵樹上披掛著“滿天星”串燈,好像千樹萬樹銀花盛開。矗立在建國門和複興門的兩座五光十色的“彩虹門”,霓虹燈不停地變幻閃爍,條條彩色光帶衝向空中。間隔50米的65對華燈燈杆上,懸掛著不同藝術造型的燈飾,形成一條明麗深邃的“燈光隧道”。
記者獲悉,北京城各種燈光裝飾將亮到7月3日,6月30日和7月1日兩晚將徹夜通明。
各行各業以“禮”相待
自去年初至今,官方親自參與、推動了四次慶回歸高潮,分別圍繞去年1月底籌委會成立、7月1日香港回歸倒計時一周年、12月中旬特區首任行政長官經選舉產生及今年3月23日的回歸倒計時100天。
在此期間,由文化部、國務院港澳辦、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香港曆史與發展”大型圖片展,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寧等地展出,反映熱烈。特別是,由文化部聯合新華社香港分社等六單位舉辦的“迎接香港回歸”音樂作品征集活動非常成功,收到來自海內外作品逾4000件。
由國務院港澳辦香港社會文化司、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主辦的“百年滄桑話回歸”征文活動,至今仍在內地400多家報紙上進行。
繼去年號召30多個城市青少年舉辦迎香港回歸倒計時一周年紀念活動後,共青團中央又於上月中、下旬,組織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迎香港回歸,京九植樹護綠大行動”。
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內地已發行數套香港回歸祖國紀念金幣。郵電部今年將再發行一套“九七”紀念郵票。
3月28日至30日,國務院港澳辦、新華社香港分社在北京舉行規模空前的“迎回歸香港博覽會”,全麵展示香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短短四天時間,吸引了5萬名北京市民前往參觀。
地方政府也在行動。廣東正進行一項由該省負責人牽頭的調研,探討“九七”後如何進一步加強粵港經濟合作。
在駐港英軍按既定計劃分期、分批撤出香港的同時,解放軍駐港部隊正加緊進港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據悉,7月1日零時,這支由海、陸、空兵種組成的特殊部隊將開進香港,親手在香港升起第一麵象征中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的五星紅旗。
北京人民大會堂香港廳,刻下正步入最後的施工階段。香港廳將在5月份全部竣工,7月1日可望正式投入使用。香港廳建築麵積1700平方米以上,是人民大會堂所有以省級行政區劃命名的廳堂中最大的。明春,36位香港代表將在人民大會堂香港廳議政。
香港回歸,目前已成為中國內地民眾至為關注、談論最多的話題。
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九七”倒計時牌前,每天都有大量的拍照、留念者,從淩晨到傍晚,有時直到深夜。
北京市的許多小學,還自製了簡易的倒計時牌。
江澤民在一次會見中透露,他家中擺放著一個小型倒計時器。
這些大大小小的倒計時牌(器),從側麵反映了中國居民對香港回歸的期盼。麵對款款走來的香港,內地的各行各業,均已行動起來,以“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