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格局看,為四屆人大的組閣而進行的較量,以“四人幫”陰謀奪權卻敗下陣來而告結束。
四屆人大以後,周恩來病重,鄧小平代總理主持國務院工作,並在實際上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第四節 全麵整頓圖恢複,意在周公批《水滸》
受命於危難之際,鄧小平毅然提出且大力推行全麵整頓。
毛澤東指出:“老九不能走。”
批經驗主義這場剛剛拉開戰幕的進攻隻好收場了。
與會者,不論是哪一方,都麵無笑容。所有的腦子幾乎都在進行著緊張的思考。
鄧小平此刻的心情是複雜的。
姚文元坐在辦公桌前,眼睛注視著毛澤東這幾段不足300字的談話,腦子飛快地轉動著,考慮如何把這些本來是針對一部古典小說的個人的評論與現實鬥爭結合起來。
周恩來要把曆史的真相可靠地保存下來。
鄧小平受命於危難之際
1975年1月8日至10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二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全會由周恩來主持,討論了四屆全國人大的準備工作,決定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關於修改憲法的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組成人員的候選人名單,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
會議追認鄧小平為政治局委員,並選舉了他為黨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這樣,在毛澤東的支持下,鄧小平擔負起主持中央黨政軍日常工作的重任。毛澤東希望鄧小平能在總體上堅持和維護“文化大革命”的前提下,糾正毛澤東所認為的“文化大革命”的“三分”錯誤,使形勢好轉起來。
受命與危難之際,鄧小平毅然提出且大力推行全麵整頓。
這一年,國民經濟由停滯、下降迅速轉向回升。全年工農業總產值4504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1.9%。其中,工業總產值3219億元,增長15.1%;農業總產值1285億元,增長4.6%。工農業產品產量:糧食2.845億噸,增長3.4%;棉花238.1萬噸,下降3.4%;鋼2309萬噸,增長13.2%;原煤4.82億噸,增長16.7%;原油7706萬噸,增長18.8%;發電量1958億度,增長16%。基建投資總額409.32億元,增長17.7%。鐵路貨運量8.76億噸,增長12.9%。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271.1億元,增長9.2%。國家財政總收入815.6億元,總支出820.9億元,赤字5.3億元。
更重要的是,全麵整頓是黨和人民反對左傾錯誤和“四人幫”的一場重大鬥爭,喚起了全國人民的空前覺醒,加速了“四人幫”走向滅亡的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1975年的全麵整頓,就沒有1976年的偉大的四五運動。全麵整頓又是後來黨所進行的撥亂反正偉大鬥爭的前導,從思想和組織等方麵做了重要的準備。
國務院在鄧小平的主持下,從2月到10月先後召開了解決全國鐵路問題的工業書記會議、鋼鐵工業座談會、國防工業重點企業會議、南方12省委書記會議和部分地委書記會議等一係列會議。鄧小平在這些會議的講話中,提出了全麵整頓的思想。要點是:
1.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從現在算起還有25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為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全黨全國都要為實現這個偉大目標而奮鬥。這就是大局。”“國內也有許多事情要做,特別是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
2.全國各方麵存在著整頓問題。工業、農業、商業、財貿、文教、科技都要整頓,整頓的核心是黨的整頓,關鍵是領導班子。現在的問題是有些班子“軟”、“懶”、“散”。經過整頓,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敢”字當頭的領導班子。
3.要安定團結,要堅決同派性作鬥爭。鬧派性的人有大小野心。爭權奪利,耍陰謀詭計,弄得不得安寧。對派性要寸土必爭,寸步不讓,對鬧派性的人,該調的就調,該批的就批,該鬥的就鬥。
4.在整頓中要落實政策。快些解放和使用老幹部,發揮老幹部的作用。中年幹部有比較多的經驗,要發揮他們的作用。青年幹部的提拔要一個台階一個台階來,才是愛護他。對勞模、老工人,要注意落實政策。要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不能把他們叫臭老九。
5.要抓規章製度。這是保證產品質量所必要的,不能叫管、卡、壓。工業整頓後,利潤還是要抓。既要抓政治,又要抓利潤。
6.要重視教育。學校教育總的要求以學為主,中心是教育,不能把整個現代化教育水平拉低。要提高教師地位。
7.要搞好科學技術。科研是生產力,科學落後要拖整個國民經濟的後腿。
8.加強黨的領導,發揚黨的優良作風。“搞好安定團結,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需要加強黨的領導,把我們黨的優良作風發揚起來,堅持下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沒有黨的領導怎麼行?黨講話不大靈怎麼行?”
9.學習毛澤東著作要學精神實質。要反對林彪把毛澤東思想庸俗化、割裂毛澤東思想的錯誤做法。“恐怕在相當多的領域裏,都存在怎樣全麵學習、宣傳、貫徹毛澤東思想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全麵地學習、宣傳和實行。”
以上這些,是全麵整頓的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
全麵整頓以鐵路運輸的整頓為起點,鄧小平當時指出:“怎樣才能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分析的結果,當前的薄弱環節是鐵路。鐵路運輸的問題不解決,生產部署統統打亂,整個計劃都會落空。所以中央下定決心解決這個問題。”
2月15日至3月8日,中央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工業書記會議。根據會議反映的情況和討論的意見,3月5日中央作出了《關於加強鐵路工作的決定》(中央9號文件)。決定指出:“全國所有的鐵路單位,都必須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提出的‘還是安定團結為好’的方針”;要改進鐵路管理體製,“全國鐵路必須由鐵道部統一管理,鐵路運輸必須由鐵道部集中指揮,鐵路職工必須由鐵道部統一調配,鐵路的政治工作和運輸指揮工作必須統一起來”;“建立健全必要的規章製度”,“首先把崗位責任製、技術操作規程、質量檢驗製度、設備管理和維修製度等建立和健全起來”;加強組織紀律性,確保運輸安全正點,“對於少數資產階級派性嚴重、經過批評和教育仍不改正的領導幹部和頭頭,應該及時調離。不宜拖延不決,妨害大局。對嚴重違法亂紀的要給予處分”;同各種破壞行為作鬥爭,“任何人都不準以任何借口妨礙正在進行指揮、調度和各種勤務的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阻攔火車、中斷運輸、損壞列車和鐵路設施,都是違法的、必須堅決製止。情節嚴重的,要嚴肅處理。對少數職工利用職權,內外勾結,搞資本主義的行為,必須堅決反對,嚴肅批評。”“對製造事故、殺人搶劫、煽動停工停產、煽動哄搶物資、盜竊鐵路器材的現行反革命分子和壞分子,要堅決打擊,依法懲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