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以“學習班”名義,舉辦中共十大預備會,討論由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主持起草的中共十大文件,即《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草稿)》、《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草稿)》、《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改草案》。
8月20日,104名委員在北京出席了中共十大的選舉準備委員會會議。毛澤東依然沒出席,由周恩來轉達他的意見,即重視對新生力量的提拔。
周恩來宣布,根據毛澤東的意見,王洪文擔任選舉準備委員會主任,副主任是周恩來、康生、葉劍英、江青、張春橋、李德生。
如此一來,連周恩來都成了王洪文的副手!
因毛澤東的一手提拔,王洪文一下子躍居到僅次於毛澤東的地位!至此,王洪文作為接班人的地位已確立。
第二節 鄧小平複出,國宴升“新星”
林彪集團的垮台,給中國政局帶來一些微妙的變化。
在周恩來的心目中,他還要啟用一個具有非凡才能的治世能臣,這就是鄧小平。
1月10日午飯後,照例,毛澤東要睡一會,但這一天他卻沒有睡意。
這次是毛澤東最後一次參加他的同誌、戰友和朋友的追悼會。
“九一三”事件後不久,一封鄧小平的長信,擺在毛澤東的書桌上。一看那老朋友的熟悉字跡,他有些激動。
想到這些,周恩來臉上露出了笑容。
鄧小平“第二次複出”的大門終於被叩開了。
從“二號走資派”又成為國務院副總理、中央委員,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轉折,甚至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
十大的另一個熱點
十大經過反複醞釀、討論,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在當選的195名委員中,曾被作為“中國第二號走資派”打倒的鄧小平名列其中,這使他成為這次大會的另一個熱點。
林彪集團的垮台,給中國政局帶來一些微妙的變化,被林彪打下去的一代名將,有些人被啟用了,恢複了軍權。葉劍英擔任了軍委秘書長。“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慢慢地向周恩來總理和“三老四帥”方麵靠近了。這些微妙的變化,對流放到外地的老一輩革命家的處境,必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林彪、中央文革小組和周恩來之間曾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現在林彪集團自我毀滅了,隻剩下兩軍對峙。而江青集團,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他們的“專業”,就是從事破壞,製造混亂。搞建設,他們一竅不通,那麼,為了解決八億人的吃飯穿衣問題,還得依賴周恩來等人。就這樣,毛澤東作出決定,由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周恩來對這一形勢,了如指掌。他沒有坐失良機,漸漸地把失去的權力又巧妙地收了回來,尤其是軍權。通過他的建議,毛澤東同意撤銷軍委辦事組,由葉劍英主持軍委日常工作。這是有深遠意義的一步棋。
周恩來宣布,落實幹部政策的工作,中央由中組部負責落實省委常委以上幹部政策;國務院由總理辦公室負責,落實副部長以上幹部政策;軍隊由總政治部負責,落實正軍級以上幹部政策。
周恩來還規定,“解放”幹部的審查報告都必須送政治局最後討論決定。
“文革”初期,軍內被打倒被關押的軍以上幹部多達數百人。級別最高的是兩位元帥:彭德懷和賀龍。總政治部考慮到毛澤東說過,賀龍同誌的案子假了,於是,派保衛部部長蔣潤觀持介紹信前往中央專案組一辦索取賀龍元帥的材料。
一辦的負責人回答:“賀龍同誌是要平反的。但是,毛主席和總理沒有說賀龍同誌的案子讓你們總政治部去平反。”
蔣潤觀解釋:“我們考慮賀龍同誌是元帥、軍委副主席,賀帥的事我們總政應該辦。”那位負責人又說:“賀龍同誌不光是元帥,他還是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沒有說賀龍的案子讓你們平反,材料不能給你們。”
保衛部部長乘興而去,失望而回。落實幹部政策從什麼地方下手呢?
正當總政治部落實幹部政策工作班子不知從何入手之時,周恩來親自為他們選定了突破口。
1973年初的一天,總政治部副主任田維新將軍正在京西賓館參加一個大會,接到周總理辦公室的電話,說總理有事找他。田維新急忙趕到人民大會堂。
周恩來說:“我今天找你來談幹部問題,光給你一個人說不好,你再找一個人來好。”當時,田維新立即用電話通知總政幹部部長魏伯亭馬上趕來。
周恩來對他們說:“找你們來,是談陳再道同誌和鍾漢華同誌的問題。”
陳再道上將和鍾漢華中將是在武漢軍區司令員和第二政委的任上,因1967年的所謂“七二事件”而被打倒的,已蒙冤六年之久。
根據周恩來的談話精神,田維新與魏伯亭回到總政以後,經過調查甄別,寫出報告,送政治局討論。在討論時爭論十分激烈,雖然江青等人扣了一大堆帽子,卻沒有什麼事實根據。
陳再道上將“解放”後,再回武漢軍區任司令員比較困難。考慮給他安排一個與原職級相當的職位,可是當時大軍區一級的正職都各有其人,這可遇上了難題。田維新將軍便去請示周恩來,結果決定:先委曲一下陳再道將軍,安排一個大軍區副司令的職位。
田維新將軍給一位大軍區司令員打電話,考慮讓陳再道到那個軍區任副司令員。司令員回答說:“他是我的老上級啊!”話雖隻有一句,意思是很明白的。讓老上級去當副手,這工作確實不太好開展。可是,別的地方也不好安排呀。田維新再次給這位司令員打電話,司令員幹脆直說了:“老田,千萬別讓他來。”就這樣,找來找去,最後找到了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
韓先楚當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福州軍區司令員、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難得他爽朗表態:歡迎陳再道來福州。這才算解決了一個難題。
陳再道上將後來還擔任了中共中央軍委顧問、鐵道兵司令員。
鍾漢華“解放”後,先後出任廣州軍區副政委、裝甲兵政委和成都軍區政委。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有57位將軍獲上將軍銜。上將是繼十大元帥十位大將之後的第三級軍銜。能晉身上將之列的將軍,都是勇冠三軍、可以獨當一麵的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