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清明時節喊除妖!老帥午夜縛四凶(2)(2 / 3)

這是毛澤東的工作習慣。張春橋、姚文元不得不與毛澤東“同步”。王洪文呢,也隻得隨之“同步”。這種類似於上海國棉十七廠的夜班工人的工作時間表,使初來乍到的王洪文感到疲憊不堪。

在上海,王洪文的“小兄弟”們你來我往,熱熱鬧鬧。進入釣魚台,王洪文如同變成了垂釣老翁一般需要平心靜氣:“中央文革”辦公室給他送來四卷《毛澤東選集》,還有燙著金字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文集。這些都是他來京學習的課本。

一是讀書,二是開會。七機部的會議,關於河南的會議,關於湖南的會議……一個一個的會,要他去參加。他隻是一個列席者,隻帶耳朵,不帶嘴巴,坐在那裏旁聽,如此而已。這種“旁聽生”生活,也是他來京學習的項目。各種各樣的會場,成了王洪文的“課堂”。

王洪文感到困惑,感到寂寞。他不知道調來北京究竟幹什麼。實在悶得慌,他隻好給馬天水掛長途電話,聽聽上海的消息。自從他離開上海之後,張春橋指定由馬天水主持上海的日常工作。上海依然是“三駕馬車”,隻是由“王、徐、馬”變成了“馬、徐、王”。――如今的那個“王”,是王秀珍。她成了上海“工人造反派”的領袖人物。

王洪文並沒有意識到,他的鄰居――張春橋,正用嫉妒的目光注視著他。

張春橋隻是對王洪文說,中央調他來京是讓他來學習。至於學習的時間多長,為什麼來京學習,張春橋都沒有明說。但他心中一清二楚。

“九一三”之後,毛澤東失去了他的“親密戰友”。張春橋借助於種種機會去中南海,盡力去接近毛澤東,企求著偉大領袖的垂青,以謀得“接班人”地位。他知道毛澤東正在考慮著中共十大的人事安排。但他從種種跡象中意識到,毛澤東會不會看中了王洪文?!

他無法啟齒問毛澤東,於是求助於江青。

江青告訴張春橋:“前幾天,康老跟主席談話,康老說,他過去一直是搞工人運動的,所以很關心‘文革’中湧現的各地‘工人領袖’。他對主席說,上海的工人運動搞得很不錯,王洪文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人才……”

張春橋一聽,臉色變得慘白。他知道,康生在背後耍伎倆,想限製他權力的膨脹。

果然,幾天後,毛澤東更詳細地向張春橋詢問王洪文的情況,但沒有說明意圖。

毛澤東終於明確提出,要王洪文到北京來。

1972年9月7日,王洪文奉命來到北京。

毛澤東主席的召見,使王洪文深感意外。

在書房裏,毛澤東緊緊握著這個37歲的年輕人的手。

召見之際,張春橋在側,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

毛澤東對王洪文顯得很熱情,問他念過幾年書,當過幾年兵,稱讚王洪文集“工農兵於一身”。

毛澤東沒說明調王洪文來京的原因,張春橋又不便點明,於是,王洪文在北京住下來,悶得發慌。就在這時,張春橋向毛澤東反映了王洪文想回上海的念頭。

“他怎麼能回上海呢?”毛澤東笑了,“我想提議他當副主席呢!不過,這隻是我個人的看法,還沒有經過政治局討論,你不要傳出去,也不要告訴王洪文。”

連周恩來都成了王洪文的副手

“九一三”事件後,全黨開展了批陳(伯達)批林(彪)運動。召開一次新的黨代會,已刻不容緩:黨章中已寫入林彪的“大名”,如今林彪成了“死有餘辜的反革命集團的首領”,成了謀殺偉大領袖的元凶,這給全黨造成了極大的思想混亂。

中共十大的主題是批判林彪,確立新的接班人的地位。

毛澤東的人事新布局,終於在1973年5月20日至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顯露端倪。這次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246人出席會議。

5月20日晚,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會議的一切安排均按沒有露麵的毛澤東的意見進行。周恩來主持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各省市區黨委、各兵種大軍區負責人出席了會議。

會議印發了三個文件:

一是印發了林彪、葉群的反動筆記。

二是印發《中央關於黨的十大代表的產生決定》。這是經毛澤東閱定,規定中共十大代表的條件:

(1)所有代表必須是中共黨員;

(2)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特別是第十次路線鬥爭中(指與林彪集團的鬥爭)經過鍛煉考驗表現好的,聯係群眾,為群眾信任的,也要包括一部分犯了嚴重錯誤,作了檢討,願意改正,並取得群眾諒解的;

(3)本人曆史清楚。

三是印發毛澤東核定的《中央政治局關於修改黨章問題的請示》。

會議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把王洪文調到中央,王洪文、華國鋒、吳德列席中央政治局會議並且參加工作。

從1972年9月7日王洪文進京,經過毛澤東8個多月的觀察,終於對比自己小42歲的接班人投了信任票。於是,王洪文正式從上海跨入中央,“列席中央政治局並參加工作”,雖還處於“過渡時期”,但他的接班人地位已充分顯露了。

根據毛澤東的意見,會議對王洪文委以重任:

一、與張春橋、姚文元一起負責起草中共十大政治報告;

二、由王洪文負責黨章修改小組,起草修改黨章報告,提出中國共產黨新的章程草案。在確定王洪文為接班人的同時,毛澤東還考慮將另一個人作為候補者,他便是華國鋒。他比毛澤東小28歲,比王洪文大14歲。華國鋒擔任過毛澤東故鄉的“最高長官”――從1952年起任湖南湘潭縣委書記、湘潭地委副書記兼湘潭行署專員,直到1968年4月8日任湖南省革命委員會主任。他給毛澤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970年10月,毛澤東在同美國作家斯諾談話時,曾以讚揚的口氣提到了華國鋒。

會議結束後兩個多月,中國各省市忽然都辦起“學習班”。

全國舉辦的34個“學習班”,都是從8月12日開始,19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