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斯諾登上天安門!中美解凍北京城(31)(2 / 3)

歡迎儀式結束後,卡特和鄧小平來到會議室進行會談。卡特從回憶往事開始說:“1949年4月,我作為一名年輕的潛艇軍官,曾在青島呆過。”

鄧小平敏捷地將香煙一舉呼應道:“我們的部隊當時已經包圍了那個城市。”

布熱津斯基風趣地給當時曾一度敵對的雙方開玩笑說:“那你們早就見過口羅?”

鄧小平含笑作答:“是的。”

兩位政治家越談越投機。卡特直爽地說他對蘇聯向外擴張和軍事力量的迅速增長嚴重不安,鄧小平尖銳譴責蘇聯在中東和南亞的擴張行徑,主張中美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蘇聯向外擴張。

“毛澤東、周恩來很早以前曾指出戰爭的危險,並說這場戰爭可能由蘇聯和美國發動,但經過這些年的觀察,中國人已開始認識到來自美國的威脅越來越小,而蘇聯已成為更大的憂慮,其他國家都必須團結起來反對霸權主義。”

卡特認識到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發言極為謹慎,尋詞擇句強調蘇聯對外擴張的咄咄逼人,同意中美密切磋商予以圍堵,但卻不涉及鄧小平的苦心倡議。布熱津斯基擔心鄧小平不高興,忙給卡特寫條子強調中美合作,卡特依言而行,會談氣氛越來越好。

鄧小平運用傑出的談判技巧使氣氛盡量變得生動活潑。卡特為難地提出要中國同意對美的移民,要求中國不再采取封鎖政策,以此得到美國給予的最惠國待遇。對如此棘手的問題,鄧小平機智地笑了起來,頗有氣魄地回答:“中國有10億人口,你願意要多少都行,給你2000萬怎麼樣?”

鄧小平大度的回答使卡特無法還擊,隻好學著中國客人的模樣朗聲大笑。這個令多少外交家絞盡腦汁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卻在鄧小平、卡特的爽朗笑聲中不費吹灰之力解決了。

在1月29日的會談中,鄧小平強調世界各國的和平與團結,反對各種霸權主義,也虛心聽取美方的意見。鄧小平的才能、膽識和風度征服了卡特,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

“鄧小平聚精會神地聽著。他一支接一支地吸煙,明亮的眼睛不時向左右掃視。當我的話被翻譯給他聽時,他時而發出笑聲,時而向別的中國人有力地點點頭。鄧給我留下好印象。他身材矮小,性格堅強、有才智、坦率、勇敢、氣宇不凡、自信、友好。同他談判是一種樂趣……”

在晚上的盛大國宴上,鄧小平談笑風生,向美國人介紹中國人民的生活狀況和為改善生活而奮鬥的經曆。他與卡特就外國傳教士對中國的影響問題進行了心平氣和的討論。鄧小平認為,許多外國人在中國傳教是為了改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承認有些傳教士是好的。

尼克鬆、福特兩位前總統和基辛格應邀參加宴會,華盛頓報界對此極感興趣。尼克鬆雖然不認識鄧小平,但很高興在這個盛大宴會上同鄧小平見麵,一同回憶美國客人訪華情況,彼此都是相互敬重的朋友。尼克鬆佩服地說:“鄧副總理是20世紀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在鄧副總理設計指導下實現的。”

布熱津斯基見白宮工作人員和中國客人都對尼克鬆熱烈歡迎,不禁想到副總統蒙代爾等都曾反對邀請尼克鬆,認為尼克鬆出席宴會可能引起麻煩。尼克鬆也很大度,認為應以中美關係為重,不想惹起麻煩。卡特總統肯定尼克鬆為開創中美新關係起過重大作用,應該邀請他會見鄧小平。中國人果然不忘老朋友,使尼克鬆極其感動。

鄧小平正與尼克鬆談笑風生,美國著名歌星雪莉?麥克萊恩魅力十足,來到鄧小平麵前說:“閣下,我對您的個人經曆極感興趣。”

鄧小平風趣地回答說:“如果對政治上東山再起的人設立奧林匹克獎的話,我很有資格獲得金牌。”

鄧小平的巧言妙語立刻博得一片喝彩之聲。歡呼聲中,走出一位大名鼎鼎的學者費正清。使館人員一介紹,鄧小平像見到老朋友一樣與這位美國老教授親切握手,兩個都恨相見太晚,道不完相互敬慕之情。

鄧小平早知道費正清的大名,甚至了解這個美國人的中文名字是中國著名教授梁思成所起,意思是“正直清白”。鄧小平深知他從1932年起就以外交人員和學者身份在中國有七年傳奇經曆,其後在哈佛大學教授中國曆史40餘年,是西方公認的首屈一指的中國問題專家,他一直呼籲中美關係正常化。

此時,鄧小平懷著對這位為中美關係奔走呼號50餘年的老學者的崇敬之情問道:“教授貴庚?”

“72歲”。

“我今年74歲。”鄧小平興致盎然。

費正清驚奇地上下重新把鄧小平打量一番,搖搖頭說:“你仍滿頭銀發,我卻禿頭了。”

鄧小平忙用安慰的口氣代他找原因:“這證明你腦筋用得太多!”

盛大宴會結束後,卡特夫婦陪同鄧小平夫婦出席在肯尼迪中心舉辦的文藝招待會。這是一家石油公司資助50萬美元舉辦的文藝晚會,是卡特四年總統任期最考究的活動,邀請了全美國最有名的表演藝術家參加,真是群星薈萃,高潮迭起。美國著名節目主持人安娜?威克斯勒把節目安排得極為出色,著名鋼琴家魯道夫?賽金的演奏傾倒了所有觀眾,歌唱家及六弦琴演奏家約翰?丹佛的表演令人拍案稱讚,精彩的芭蕾舞使人如醉如癡,每個節目的報幕者更是驚人:世界著名建築家貝聿銘為歡迎鄧小平欣然親自登台,美國第一個宇航員格林為迎接中國客人罕見地上台表演。美國名人的出現使這次演出轟動全美,更讓這次招待會的主客鄧小平一躍成為世界新聞的熱點。緊接著,兒童演唱的中國歌曲把文藝招待會推向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