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斯諾登上天安門!中美解凍北京城(4)(3 / 3)

“周恩來總理認真研究了尼克鬆總統1971年4月29日、5月17日和5月22日的口信,並且十分愉快地向毛澤東主席報告尼克鬆總統準備接受他的建議訪問北京,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進行直接會談。毛澤東主席表示,他歡迎尼克鬆總統來訪,並且期待著屆時同總統閣下進行直接談話,其中各方可自由提出自己關心的主要問題,不言而喻,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首先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美國武裝部隊如何具體從台灣和台灣海峽地區全部撤走的問題。”

“周恩來總理歡迎基辛格博士來華。作為美國代表先同中國高級官員進行初步秘密會談,為尼克鬆總統訪問北京進行準備並作必要的安排。”

“周恩來總理建議,最好由基辛格博士在6月15日到20日之間選定一個到達中國的日期;他可以從伊斯蘭堡直接飛往一個不向公眾開放的飛機場。至於飛行方麵,他可以乘巴基斯坦的波音飛機,或者在必要時從中國派去接送他的一架中國專機。預計會談連同航空來往需三至四天。通訊如需架設自帶無線電機,可於抵達北京期間臨時啟用。”

“鑒於基辛格博士的行動難以嚴格保密,也可以考慮以公開身份來談,如仍需保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當嚴格保密。在會談有成效後,如需會後公開,當由雙方商定。其他細節,可通過葉海亞?汗總統和中國大使直接磋商安排。”

“周恩來總理熱烈地期待著最近的將來在中國同基辛格博士會晤。”

基辛格讀完信,那種如釋重負的心情簡直是難以形容。他趕緊從他在白宮西側的辦公室到正廳去通知尼克鬆總統。尼克鬆此時正在宴請尼加拉瓜總統安納斯塔西奧?索摩查。基辛格讓隨從武官請尼克鬆務必盡快出來,幾分鍾後,他把信的內容告訴了剛出來的尼克鬆。興高采烈的尼克鬆把基辛格領到林肯廳,他說:“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總統收到的最重要的信件。”他拿出兩個玻璃杯,倒了半杯白蘭地,舉杯對基辛格說:

“亨利,我們現在喝這杯酒不是為祝賀我們個人或我們的成功,也不是為了祝賀使我們能夠收到這封信和享受今晚難忘時刻的我們這屆政府的政策。讓我們為今後幾代幹杯,他們可能會由於我們現在所做的事而有更好的機會過和平的生活。”

6月4日,基辛格把回信交給了希拉利,信中說:“由於時間短,以及基辛格博士需要為他的旅行找個合適的借口,他現在發現在七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以前不可能離開華盛頓。因此,尼克鬆總統建議基辛格博士於7月9日到達中國,於7月11日離開,他將乘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飛機從伊斯蘭堡直飛北京。”

6月10日,美國白宮發言人龍?齊格勒宣布:種類繁多的非戰略物資從此以後可以向中國出口;20年來第一次許可中國商品向美國出口。他還說在對華關係上,美國“以後會考慮采取進一步措施的可能性”。

6月11日,周恩來回信,表示同意美國的安排。

6月28日,《紐約時報》登出了把基辛格列為將來出任美國駐北京大使的可能人選的馬路新聞。6月30日,白宮新聞秘書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尼克鬆總統即將派基辛格博士於7月2日至5日到越南南方去執行調查事實的任務。隨後他將到巴黎去和戴維?布魯斯大使進行磋商;在基辛格博士到巴黎去的途中,他將在泰國、印度、巴基斯坦和官員們會談。”

7月1日晚上8點,基辛格一行終於乘一架戰術空軍司令部的裝滿電子設備、擁擠不堪、坐上去很不舒服的指揮飛機,去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旅行。

唐龍彬在巴基斯坦忐忑不安

以恰當的方式接待基辛格秘密來訪的工作,在周恩來總理親自指揮下開始秘密、穩妥地進行,成立了由葉劍英元帥、姬鵬飛代外長和黃華大使負責的領導班子。1971年7月初的一個晚上,禮賓司代司長韓敘通知在禮賓司國賓接待處任副處長的唐龍彬立即到外交部,他單獨對唐龍彬說:“有一位美國高級官員秘密來訪,你要參加接待。明天就去釣魚台國賓館集中。此事要絕對保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對家裏人也不能說。”由於當時正是“文革”中,且中美近20年沒有正式接觸,雖然唐龍彬已參加外交工作近20年,且在駐外使館也工作過多年,也隨中央領導訪問過許多國家,但還是一聽到美國這兩個字,心情就緊張得一夜難以入眠,心中不停地猜想那個美國高級官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周恩來總理和外交部領導商定,由外交部美洲司司長章文晉、禮賓司副司長王海容、翻譯唐聞生和唐龍彬四人專程前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接基辛格一行來北京,章文晉和唐聞生主要負責會談事務,王海容和唐龍彬負責日常生活和活動安排。7月3日,周恩來派中國專機將擔任為基辛格專機領航的領隊徐柏齡、領航員劉誌義、報務員王今亮秘密送到巴基斯坦首都。在查克拉拉空軍機場,在基地司令的陪同下,未做任何檢查,三人就乘坐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的汽車直接到了中國大使館。7月4日,中國領航小組在中國大使館同巴方飛行員周密地研究了航行計劃。7月7日,一架塗有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標誌的波音707專機,由巴航飛行員試飛北京,在中方人員的領航下安全飛抵北京南苑軍用機場,這架葉海亞總統的專機是特地來接章文晉等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