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梨花被劫 張栓獻良策(1 / 2)

汗宮建立在沈陽城內的北側,鎮邊門西南的城牆腳下。遠遠看上去它就是一座長方形的兩進院落。宮門在正南方向,入門便是阿哈、衛士的住處。第二進院落築在高台上,宮門與穿堂門的中間,走廊上平鋪著鵝卵石搭成的禦路,沿石級而上,正麵是三間正殿,殿頂由黃綠兩色的琉璃瓦鋪砌而成,正殿的東西兩側,各建有寬敞的一座配殿。

汗官的建造典雅小巧,比之薩爾滸、界藩、赫圖阿拉的宮殿,更顯現出莊重、寬敞、富麗的特點。特別是屋頂那象征皇權的黃色龍磚彩瓦,為這座建築增添了幾許尊貴,顯現了其至高無上的權力。

汗宮是汗王的寢所,而非殿堂。老汗王自遼陽遷都沈陽,就一直住在這裏。

這天,汗王在正殿聽說梨花被明軍從廣寧尼姑庵抓到寧遠,他霍地從腰間抽出龍虎紋寶劍,大叫道:“趕快發兵,解救親人!”

在場的幾個貝勒、旗主立即應:“嗻!”

範文程慌忙施禮道:“汗王,您不必著急!”

代善一跺腳道:“梨花是汗阿瑪的救命恩人,眼看她危在旦夕,焉能不急?”

範文程又慌忙朝汗王施禮道:“容小人細言!”

“說吧!”老汗王把劍插進鞘裏。

“朱方良密謀抓我們的親人,絕不是要梨花老人一死,而是意在於您?”範文程說。

“要我怎麼樣?”汗王坐下問道。

“他可能夥同明軍新經略,讓梨花老人當人質,要挾您。”

佟養性接著說:“範老弟言之有理。”他走到汗王跟前又道:“如果朱方良想加害梨花,隻要派個密探,到萬紫山趁機暗害也就算了,何必抓到寧遠?”

“更叫人疑慮的是,”範文程又道,“梨花老人被抓的消息,是從寧遠傳來的。這就叫醉翁之意不在酒嘍!”

“依爾之見,如何為好?”汗王焦急地問道。

“可派幾人到寧遠要人。”範文程獻策道,“隻要我們的人一到,朱方良之輩就會露出狐狸尾巴!”

老汗王覺得範文程說得在理,於是,當日就選派範文程、範文亮等七人星夜趕赴寧遠,向朱方良要人。

七天後,範文亮獨自一人被放回,其餘六人,都被當場扣壓,並要範文亮捎來口信說:“老汗王若不讓出廣寧,就拎著腦袋到寧遠城下相見!”

老汗王在官內聽完範文亮的稟報,氣得踢翻桌案,怒吼道:“明人欺人太甚!明人欺人太甚!此氣不出,我難做滿洲之汗!”

他剛要召集眾臣發兵,忽然衛士稟報道:“千山一個名叫智遠的法師,前來求見!”

“智遠何人?”老汗王氣得急躁起來,大叫道。

站在一側的一個謀士走到汗王跟前,小聲說:“可能是出家的張銓。”

老汗王自近兩年安費揚古、扈爾漢、何和裏諸大臣相繼去世後,失去了一批謀臣,此時,他正需要有見解的謀士,於是當即更衣出宮,令人將法師請到八角殿。

法師登上台階,走進大殿,叩首抬頭,猛見汗王端坐在龍椅上。老汗王立即驚喜地道:“果然是張大人,請坐,請坐。”

張銓在一旁坐下,老汗王立即問道:“法師遠道而來,有何急事?”

張銓口念阿彌陀佛,然後道:“僧人聽說梨花被朱方良拖到寧遠,特為此事而來。”

“您在廟裏,是怎麼聽說的?”汗王奇怪地問道。

張銓整了整袈裟道:“近日從寧遠、北京去了幾個官人。他們都和我一樣,不願在官場受氣,隻好躲進深山老林,隱居而終。所以寧遠、北京的許多傳聞,都會傳入我的耳中。”接著,張銓細述了明廷的重大變化。他說:“自滿洲軍占領廣寧之後,遼東經略熊廷弼、巡撫王化貞相繼入獄,閹臣魏忠賢抓住熊廷弼喪師敗兵之事,陸續又逮捕了在京官員,一大批正直的大臣慘遭殺害,張鶴鳴被迫告老還鄉。如今的京城已是閹黨的天下,白天無日,夜晚無光,貪官汙吏,四處橫行。”張銓拭了把眼淚,又說:“友人多已升天,我還做什麼隱居之士?大丈夫不肯為正義而獻身,豈不空活百歲?”